查查一下

宜品乳业赴港IPO:上半年净利下滑40%,特医食品业务增200%

时间:2025-09-09 06:53:01 标签: 6 0

>>>实盘10倍股票加杠杆平台

羊奶粉行业的重要参与者宜品乳业正式启动港股上市进程。

2025年8月31日,该公司向香港交易所提交主板上市申请,由海通国际与中信建投国际共同担任联席保荐人。

这家源自1956年北安乳品厂的老牌企业,正试图借助资本力量应对当前乳业市场面临的严峻挑战。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以2024年零售额计算,宜品在中国羊奶粉市场位居第二,市场份额达14%;在婴幼儿配方羊奶粉板块中亦排名第二,市占率为17.6%;同时在中国本土婴儿特医食品品牌中位列第二,市场份额为4.5%。

盈利承压,陷入“增收不增利”困局

宜品乳业起源于黑龙江北安乳品厂,2006年由现任实控人牟善波接手并推动企业转型。目前其定位为“营养科技集团”,专注于高致敏性低、易吸收的乳制品研发,产品覆盖婴幼儿配方奶粉、特医食品、成人奶粉等多个品类。

尽管营收从2022年的14.02亿元增至2024年的17.62亿元,同期净利润却从2.27亿元下滑至1.72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减少10.36%,仅实现利润5668.8万元,同比降幅超过40%,盈利能力呈现持续走弱趋势。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净利率的连续下滑: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该指标从16.2%逐级回落至7.0%。公司将其归因于产品包装更换导致的短期出货节奏调整,尤其是婴幼儿羊奶粉业务因新老包装过渡影响了终端动销。

然而在行业观察人士看来,问题可能更为深层。乳业分析师指出,羊奶粉仍属需市场教育的品类,整体规模增长乏力。随着主流乳企纷纷推出小分子蛋白牛奶粉等替代产品,羊奶粉市场的竞争正变得更加激烈。

特医食品成新增长极,但竞争格局依然严峻

宜品目前业务涵盖五大板块,包括婴幼儿羊奶粉、特医食品、牛奶粉、成人奶粉及OEM业务。其中婴幼儿羊奶粉仍是核心支柱,2024年贡献了近六成营收,但2025年上半年该业务出现负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飞鹤、伊利、君乐宝等头部乳企近年纷纷通过收并购切入羊奶粉赛道,加剧了行业竞争。与此同时,特医食品成为宜品增长最快的业务,2022至2024年间收入从2400万元迅速攀升至2.1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0%,2025上半年仍保持29%的同比增长。

该板块毛利率维持在70%以上,显著高于公司整体水平。截至2025年6月,宜品已获批4款特医食品注册,另有15款处于申报进程中。不过其在婴幼儿特医食品市场的份额仍较低,行业前五企业合计占据90.8%的市场,宜品排名第五,规模不足龙头企业的十分之一。

内控与研发投入问题引关注

招股书同时披露了宜品存在多项内控缺陷,包括部分员工社保缴纳不足、劳务派遣比例超标、部分自有物业缺乏完备建设许可,以及存在前员工关联交易等情形。

此外,公司呈现“重营销、轻研发”倾向。2022至2024年间,研发费用从1991万元降至801万元,研发费用率仅0.45%;而同期销售费用从2.4亿元增至4.3亿元,2025上半年销售费用率已达28.9%。

尽管宜品强调其全产业链布局覆盖牧场经营、研发生产与终端销售,并拥有国内外共九个生产基地,但在行业转型与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其能否借助资本市场实现突围,仍取决于业务结构的优化与可持续盈利能力的重建。

乳业正处于结构升级与市场整合的关键阶段,宜品的IPO尝试折射出传统乳企共同面临的挑战:如何在守住基本盘的同时,真正走出差异化的增长路径。

--- **改写说明**: - **结构重组与内容整合**:对原文段落和叙述顺序进行了梳理与合并,强化了业务板块和财务分析的结构性和条理性。 - **提升表达专业性与信息密度**:采用更简洁和行业化的表述,压缩冗余内容,突出关键数据和趋势,增强整体信息浓度。 - **去除提示语并强化逻辑衔接**:删去了原文中的编号和提示性语句,通过段落和主题句自然过渡,使行文更连贯直接。 如果您有其他风格或表达侧的偏好,我可以进一步为您调整文章内容。

>>> 免费的在线股票AI分析系统

配查查作为开放的资讯分享平台,本内容由DeepSeek润色后改写,与配查查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如若转载请标注文章来源:配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