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查一下

美银Hartnett:流动性达峰,美联储将投降,比特币先觉救市

时间:2025-11-24 06:25:25 标签: 7 0

>>>实盘10倍股票加杠杆平台

当前市场对美联储在12月的利率决策呈现出明显的观点分化。此前由于通胀数据趋于缓和与就业指标表现疲软,投资者普遍预期年底再次降息已是大概率事件;然而美联储近期的强硬政策声明给这一乐观判断蒙上了阴影。虽然近日有部分官员释放温和信号,但关于货币政策走向的争论仍在持续发酵。

美国银行首席投资策略师Michael Hartnett在其最新发布的资金流向报告中指出,全球流动性环境收紧正在对多类资产产生连锁反应,这或将迫使美联储不得不重启降息进程。值得注意的是,加密货币市场因其对资金流向的高度敏感性,有望成为最先捕捉央行政策转向迹象的先行指标。

分析显示,加密货币、信用债、美元及私募股权等多个领域均已出现流动性见顶的警示信号。过去两年全球主要央行实施的数百次降息操作催生了市场的投机热潮,但近期美联储政策立场转向鹰派,使得市场对2026年继续实施宽松政策的预期产生动摇。加密货币市场首当其冲,比特币与以太坊等主要数字资产持续下挫,充分展现了流动性收缩对高风险资产的冲击力度。

Hartnett观察到,当前美国银行类股的疲软走势与2018年12月的市场特征高度相似。那些对流动性变化尤为敏感的板块持续走弱,可能最终促使美联储调整政策方向。回顾2025年,全球央行累计316次的降息操作造就了充裕的市场流动性,直接催生了人工智能投资热潮、日本股市剧烈震荡和加密货币投机狂潮三大市场现象。

展望2026年,Hartnett预测美联储将不得不再次采取“政策让步”,开启新一轮降息周期。在此背景下,三类资产有望获得显著收益:首先是长期零息债券,其久期特性将在利率下行环境中充分释放估值潜力;其次是比特币,作为对流动性变化最为敏感的前沿资产,往往在官方救市政策完全明朗前就已开启上涨行情;最后是中盘股,这类企业对融资成本变化反应敏锐,在降息周期中将展现出突出的盈利修复能力和估值回升空间。

日本金融市场正面临国债与汇率双重压力。30年期国债近两周下跌5%,年内累计跌幅达12%,创下近半个世纪以来最差表现;同时日元兑美元汇率逼近160关口,刷新四十年来的低位纪录。

政策层面出现明显不协调现象。新任首相推出规模相当于GDP3%的财政刺激计划,而日本央行仍维持实际利率为负2%的宽松政策。这种“宽财政配合松货币”的政策组合加剧了日元贬值压力和国债抛售趋势。

日本国债收益率已突破关键阻力位,与全球债券市场的整体回暖形成鲜明对比。政策制定者陷入两难境地:若通过加息控制通胀,可能引发股市大幅调整;若维持现有宽松政策,则本币汇率与国债市场将继续承压。这场危机正通过套息交易平仓机制向全球市场传导,日本国债收益率持续上升可能引发国际资本回流,冲击美元流动性环境,进而对美股、信用债及加密货币市场产生连锁影响。

多个市场同时出现流动性收紧的警示信号。美国中盘股虽然估值处于15倍的历史低位,且受益于贸易环境改善和制造业回流趋势,但年内表现持续低迷。这种估值与走势的背离现象,反映出美联储政策调整已落后于市场实际需求。

银行股指数跌破140关键位,券商指数也失守950关口,这两大对资金面高度敏感的板块历来是政策转向的先行指标。正如2018年末的市场经验所示,它们往往最先对潜在的流动性宽松做出积极反应。

Hartnett强调,美联储需要继续降息的信号已经愈发清晰。过去两年全球主要央行累计316次的降息操作推动了市场的集体乐观情绪,虽然投资者普遍预期2026年将迎来更多降息,但美联储近期的强硬表态确实引发了部分担忧。

历史经验表明,当央行被迫实施大幅降息时,市场往往会出现显著的投资机会。政策层面的“妥协”通常为风险资产带来重要的价值重估契机。

数字资产被视为政策转变的预警系统。Hartnett指出,比特币等加密货币将扮演感知央行政策变化的“哨兵”角色,其价格变动能为投资者提供重要的政策转向信号。这一判断基于数字资产对流动性变化特有的敏感特质和快速反应机制。

尽管近期加密货币市场遭遇大幅调整,但Hartnett认为它们将率先察觉到美联储的救市意图。根据美国银行11月的基金经理调查,机构投资者对加密货币的配置比例仅为0.4%,但2025年零售资金流入加密货币市场的规模达到创纪录的460亿美元。衍生品交易目前已占加密货币总交易量的74%,使其成为观察市场流动性和投机情绪的重要窗口。

机构投资者对数字资产的配置虽然有限,但零售资金的大规模涌入显示出市场对流动性宽松的强烈预期。一旦美联储释放政策转向的明确信号,加密货币市场很可能率先展开反弹行情。

>>> 免费的在线股票AI分析系统

配查查作为开放的资讯分享平台,本内容由DeepSeek润色后改写,与配查查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如若转载请标注文章来源:配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