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查一下

特朗普施压美联储降息遇阻,五大原因致愿望落空

时间:2025-07-12 10:35:09 标签: 10 0

>>>实盘10倍杠杆策略平台

即便特朗普成功任命一位立场更为温和的美联储主席,其迅速左右美国借贷成本的愿望也极难实现。总统虽能提名主席人选,却难以在短期内实质性地降低利率,这背后存在多重结构性障碍。

美联储主席权力有限

特朗普寄望于更换现任主席鲍威尔以加速降息进程。然而,鲍威尔的主席任期尚余数年,且并无提前卸任的迹象。更重要的是,即使新主席上任,在决定利率的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中,主席也仅拥有12票中的1票。新主席必须有效说服其余11位委员达成降息共识,这绝非易事。

独立性是核心堡垒

美联储历来将其独立性视为政策公信力的基石。自上世纪中期确立独立地位以来,其决策体系设计初衷便是抵御政治干预。若委员会多数成员认为降息提议带有明显的政治动机,而非基于经济数据判断,那么新主席几乎不可能获得所需的多数支持票。当前,多数委员倾向于观望,至少要等到9月评估特朗普贸易政策对通胀的影响后,才会考虑降息。一位傀儡式主席很难赢得同僚信任。

理事会改组进程缓慢

彻底重塑美联储理事会以迅速贯彻总统意志同样困难重重。理事会7名成员的任期长达14年且相互错开,这种制度安排正是为了限制单届总统的影响力。在特朗普剩余的任期内,仅有少量理事席位面临更替。值得注意的是,即使鲍威尔不再担任主席,其作为理事的14年任期仍剩余数年。历史上,前主席埃克尔斯在卸任主席职位后,仍以理事身份留任数年,并成为当时总统杜鲁门的政策“绊脚石”,这并非不可想象的先例。

利率传导机制复杂

美联储无法直接指令性地降低抵押贷款、信用卡或企业贷款等关键经济领域的借贷利率。其核心政策工具是调控银行间隔夜拆借的联邦基金利率——一种相对小众的短期利率,旨在确保金融体系流动性。美联储通过此工具间接影响整体借贷成本,但这种传导效应并非即时精准。有时,美联储下调短期利率后,受市场预期影响,国债收益率或长期抵押贷款利率反而可能上升。例如,在2023年至2024年的降息周期中,30年期固定抵押贷款利率仍维持在接近7%的高位。

市场预期与通胀锚定

长期利率的走势,最终高度依赖于市场对未来通胀的预期。华尔街投资者扮演着关键角色。若市场担忧美联储因政治压力而放松对通胀的控制,即便其下调短期利率,投资者也会要求更高的长期利率作为通胀风险补偿。正如市场分析所警示的:“一旦市场认为美联储放弃了控通胀的职责,长期利率必将攀升。”这种市场反制力量,往往超出行政权力的直接掌控范围。

>>> 免费的在线股票AI分析系统

配查查作为开放的资讯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配查查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如若转载请标注文章来源:配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