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查一下

姜瑛转战专户投资盈利9.56%,关旭接棒红利成长混合

时间:2025-07-12 10:35:13 标签: 13 0

>>>实盘10倍杠杆策略平台

好的,以下是根据原文核心信息重新理解、创作并优化后的文章,保留了必要的结构性标签,确保了原创性和流畅度:

基金经理的每一次更迭,都标志着基金产品策略的潜在转向,也为持有人带来了新的决策考量。

益民基金7月9日的公告显示,姜瑛正式卸任益民红利成长混合型基金的基金经理职务,将转任公司专户投资部总经理。

姜瑛以科技成长风格见长,其离任前的业绩呈现出鲜明的对比:尽管近一年实现了约10%的盈利,但其整个约26个月的任期(自2023年4月接管至2024年7月卸任)内,基金总回报录得约12%的亏损,这与其聚焦高波动科技赛道的投资策略不无关联。

公告将此次离任归因于“工作安排”。表面是常规的人事调整,实则折射出益民基金在业务布局上的重心迁移。

在姜瑛管理期间,益民红利成长混合的核心持仓高度集中于TMT领域,重仓股如新易盛、中际旭创等均为行业龙头。然而,科技板块的显著波动性使得其任期内的收益未能转正。截至2024年底,该基金管理规模为2.9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姜瑛在风险控制方面展现出较强能力。数据显示,该基金近三年最大回撤为-34%,优于同类基金的平均水平。

转任专户投资部总经理后,姜瑛将直面高净值客户的个性化投资需求。其擅长的科技成长策略能否在专户业务领域成功复制并创造价值,成为市场观察的焦点。

接棒者关旭的履历同样引人注目。这位2022年加入益民基金的“中生代”力量,目前管理的益民服务领先混合基金年内回报高达25%,排名同类产品前5%。

与姜瑛相似,关旭同样深耕于科技领域,但其操作风格更为灵活多元。在管理益民核心增长混合时,他采取了“央国企红利+小市值成长”的双线并进策略,投资范围覆盖医药生物、食品饮料、非银金融等多个行业。

关旭自今年4月起已与姜瑛共同管理益民红利成长混合基金。此次独自执掌该基金,预示着其科技主线或得以延续,但在行业配置上很可能进一步拓宽,增加分散度。

他面临的挑战在于:如何在坚守科技成长核心的同时,凭借更灵活的资产配置和行业轮动吸引增量资金入场。其过往擅长的小市值成长策略,可能为这只基金组合的优化提供新的思路。

此次基金经理变更仅是益民基金近期一系列人事调整的缩影。5月底,副总经理李静因个人原因离职;6月,高喜阳亦卸任了益民创新优势混合基金的基金经理职务。

在公募行业“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日益加剧的背景下,这家管理规模仅8.22亿元的小型基金公司,正试图通过重组投研团队来激活整体竞争力。

姜瑛转向专户领域释放出一个明确信号:益民基金可能正寻求以差异化路径破局,意图通过深耕专户业务开拓高净值客户市场,与公募业务形成战略互补。而关旭等新生代基金经理的崛起,则为公司公募产品线注入了新的活力。

每一次转身都意味着新的开始。

对姜瑛而言,专户战场要求其在追求收益与控制风险之间达成更精准的平衡;对关旭来说,独立掌管旗舰基金则是证明其投研实力的关键一役。

而对于基金持有人而言,衡量这场人事变更最终成败的核心指标,始终是那个最直接的数字——投资回报率。

截至7月10日,益民红利成长混合的单位净值为0.6587元。近一年9.56%的涨幅已成历史。

当科技股投资遭遇多变的市场风格轮动,关旭将如何运用其策略应对挑战,交出新的成绩单?市场正聚焦其后续的调仓方向与净值表现。

>>> 免费的在线股票AI分析系统

配查查作为开放的资讯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配查查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如若转载请标注文章来源:配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