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查一下

引导险资长期稳健投资 资本市场迎重磅利好

时间:2025-07-14 12:19:30 标签: 14 0

>>>实盘10倍杠杆策略平台

在完善资本市场生态的关键环节中,引入并稳定中长期资金始终是核心议题。近期财政部发布《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 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标志着监管政策的重要突破。《通知》要求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全面建立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同步强化资产负债管理能力与稳健经营理念。这一制度性安排不仅精准契合保险资金的长期属性,更为资本市场注入了稀缺的稳定性基因。

本次政策调整对国有险企考核体系进行了结构性优化:一方面将净资产收益率考核由“年度+三年”双周期拓展为“年度+三年+五年”三重周期,权重分别设定为30%、50%、20%;另一方面将资本保值增值率考核同样升级为三重周期评估,权重配置与前者保持一致。这种制度设计绝非简单延长考核时限,而是从根本上扭转投资价值取向,引导机构着眼跨周期价值创造。

政策落地将产生多重积极效应。首先显著提升市场抗波动韧性。当险资投资周期由年度考核转向五年维度,其交易行为将彻底摆脱短期业绩压力。保险机构得以在市场震荡期实施逆向布局,通过长期持有策略稳定市场预期。这种"压舱石"效应可有效过滤非理性波动,2023年保险资金逆势增配权益资产超2000亿元便是明证。

其次驱动投资生态转型升级。作为市场风向标的险资,其长期化投资取向将产生示范效应。当保险资金持续提升A股配置比例并保持策略定力,将带动养老金、企业年金等长期资本跟进。更重要的是,险资对价值投资理念的坚守,将倒逼上市公司聚焦核心竞争力培育。近年来险资重仓股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15.2%,显著高于市场均值,正是价值创造的正向循环。

第三打开万亿级增量空间。当前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已突破35万亿元,但权益资产配置比例距政策上限尚有14个百分点空间。长周期考核机制解除短期波动顾虑后,配置比例每提升1个百分点即可带来3500亿元增量资金。若未来五年权益配置比例提升至15%-18%的合理区间,有望引入超2万亿长期资本,这相当于再造当前北向资金总规模。

此次政策深化实为监管逻辑的延续升级。从2022年《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规定》到2023年偿付能力新规,再到当前的长周期考核,监管层构建起引导长期资金的制度闭环。这种政策协同将根本性改变资金期限结构——当市场摆脱"季报驱动型"交易模式,资本才能真正发挥生产要素效能。

资本市场与保险资金实为共生关系:健康市场需要长期资本夯实根基,而险资增值同样依赖稳定环境。国有险企长周期考核机制的全面建立,正是打通这一循环的关键节点。随着考核指挥棒的转向,保险资金将更深度融入资本市场生态,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最终形成资金与市场的正向增强回路。

>>> 免费的在线股票AI分析系统

配查查作为开放的资讯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配查查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如若转载请标注文章来源:配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