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查一下

660亿董事长终止出售,背后原因引猜测

时间:2025-09-11 18:13:10 标签: 6 0

>>>实盘10倍股票加杠杆平台

同花顺董事长易峥近期因一则减持公告陷入舆论漩涡。其最初将减持行为解释为“让渡市场机会”,却在市场反弹后迅速撤回计划。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预告减持却最终终止”的操作,在同花顺的发展历程中已非首次出现。

在短短数日之内,易峥的态度发生显著转变。9月6日,同花顺披露减持计划,拟合计套现近50亿元,其中易峥个人部分占2.47亿元。减持理由包括“已完成阶段性增持目标”及所谓“为市场提供更多参与机会”,该表述迅速引发投资者质疑,被市场调侃为“邀请高位接盘”。

市场反应迅速而激烈。公告后首日,同花顺股价大幅下挫近5%,单日市值蒸发约百亿。不少投资者公开表示不满,认为大股东套现却要由中小投资者承担股价下跌的损失。

然而不到72小时,事情出现戏剧性转折。9月9日凌晨,同花顺突然公告称终止减持计划,期间易峥未出售任何股份。随着这一决定公布,公司股价随之回升,截至9月11日收盘涨幅超4.5%。尽管市场情绪有所缓和,但投资者对其动机仍存疑虑:是真为护盘,还是又一次试探市场底线的资本策略?

事实上,同花顺曾多次发布大规模减持计划却最终未实质性推进。例如2023年3月,公司宣布拟减持不超过8.46%的股份,潜在规模近90亿元,但最终除一名董事小幅减持外,其余股东均未行动。类似情况在2019、2021年亦有发生。

作为公司实控人,易峥目前持有36.13%的股份,据测算其身家超过660亿元。其原本拟减持的股份购入于2022年低位,成本约每股73元,以当前股价估算收益率接近五倍。

与同花顺形成对比的是,其员工持股平台凯士顺的减持行为显示出更强的实际意图和连续性。该平台多次根据市场行情执行减持,自2019年以来已累计套现超15亿元。

从业务层面看,同花顺虽被冠以“AI+金融”领军者的称号,但其业绩表现与市场估值之间存在一定落差。尽管上半年公司营收达17.79亿元,净利润5.01亿元,同比均有增长,但其静态市盈率仍超百倍,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公司核心业务包括行情系统服务、增值电信、广告及基金代销四大板块。其中增值电信业务贡献近半营收,广告推广增速显著但基数不大,基金销售则表现平平。与竞争对手东方财富相比,同花顺尚未建立起完整的金融生态闭环,其在用户转化和业务协同方面仍存短板。

此外,同花顺大力投入的AI业务虽带来题材热度,但尚未形成规模收入。公司财务方面亦承认,“AI直接相关收入目前仍较低”。在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同花顺还面临新崛起对手的挑战——2025年,湘财证券与大智慧合并重组,新实体融合牌照与流量优势,被认为可能重塑行业竞争格局。

可以说,在同花顺高估值与频繁的股东行为背后,反映出其面临增长叙事与业绩实效之间的张力,以及在行业“老二”位置上面临前后夹击的深层焦虑。


>>> 免费的在线股票AI分析系统

配查查作为开放的资讯分享平台,本内容由DeepSeek润色后改写,与配查查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如若转载请标注文章来源:配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