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查一下

政策联动市场,北交所改革深化:专家解读未来走向

时间:2025-10-31 12:33:35 标签: 14 0

>>>实盘10倍股票加杠杆平台

10月30日,北京证券交易所(北交所)的北证50指数在早盘交易中继续上行,盘中涨幅一度突破2%,但午后市场出现回调。前一交易日,该指数录得8.41%的显著上涨,创下年内第三大单日涨幅,当日成交金额接近350亿元,反映出市场情绪的积极波动。

近期举办的“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监管层多次强调资本市场改革的深化方向。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指出,证监会将坚持推动北交所的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强化北京作为金融开放窗口的地位,并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枢纽作用,为实体经济注入活力。

与此同时,北京市政府密集出台多项支持性政策,聚焦于并购重组便利化和中长期资金引入,旨在构建更具韧性的金融生态,加速区域金融高地的形成。

万博新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张海冰在书面采访中分析,北京市近期的政策举措与北交所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定位高度契合,二者协同发力,有助于提升市场流动性、深化服务能力并增强投资吸引力。

今年以来,随着A股市场整体回暖,北证50指数呈现震荡上行趋势,截至10月30日,其年内累计涨幅接近50%,显示出市场改革初现成效。

市场活跃度的提升离不开政策层面的持续支持。10月29日,北交所董事长鲁颂宾在论坛上表示,交易所将优化产品与制度供给,推进指数体系完善,加速推出北证50ETF,并研究引入盘后固定价格交易机制,以提升投资便利性。

这些举措向投资者传递了积极信号,进一步巩固了市场信心。

北交所成立四年多来,已在制度层面取得重要突破。张海冰强调,交易所的核心使命在于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通过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探索出了一条资本市场助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可行路径。同时,北交所在审核监管、转板机制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提供了实践参考。

数据显示,北交所现有上市公司中,中小企业占比超过80%,民营企业近90%,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过半,凸显其服务实体经济的精准定位。

鲁颂宾进一步介绍,北交所积极倡导普惠金融理念,超九成上市公司实施分红,合格投资者规模已接近950万户,公募基金、创业投资及合格境外投资者等多方力量积极参与,共同营造企业乐上市、中介愿参与、投资者敢投入的健康生态。

面向“十五五”时期,北交所计划重点完善市场功能,强化对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张海冰指出,当前北交所发展处于关键阶段,其未来走向受多重因素影响,包括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宏观政策扶持、制度优化、多层次市场协同以及中长期资金入市等。

值得注意的是,10月29日北京市发布了《北京市关于助力并购重组促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北京市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实施意见》,提出多项针对性措施,引导资源向新质生产力领域集聚,并通过长周期考核机制鼓励保险资金等中长期资本入市。

张海冰认为,这些政策与北交所发展形成联动效应,例如通过稳定增量资金改善市场流动性,支持上市公司长期成长。他总结道,北京市通过规则优化与资金引入改善外部环境,而北交所则通过夯实企业基础与完善市场功能提升内在价值。

对于未来改革,张海冰表示最值得期待的方向包括:优化上市标准体系,务实运用未盈利企业上市标准以服务高潜力科创企业;以及打通三板与四板对接机制,降低交易成本,为多层次资本市场探索“北京经验”。

>>> 免费的在线股票AI分析系统

配查查作为开放的资讯分享平台,本内容由DeepSeek润色后改写,与配查查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如若转载请标注文章来源:配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