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查一下

中信证券:借出海突围内卷困境

时间:2025-07-20 18:03:02 标签: 13 0

>>>实盘10倍杠杆策略平台

随着A股市场逐步转向增量驱动,投资者持续寻找具备预期差且能凝聚资金共识的赛道。中报季后,出海板块正显现出成为新主线的潜力。从业绩表现看,出海企业持续交出超预期答卷;历史数据证实,全球化布局显著提升企业盈利质量;长期而言,打通全球收入逻辑的企业将获得更稳定的配置价值和估值溢价,这亦是新兴市场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尽管今年贸易摩擦导致该板块波动加剧,但随着政策预期趋稳及中报落地,出海行情有望重归系统性演绎。

业绩韧性:海外收入支撑盈利超预期

二季度贸易扰动未改出口韧性,6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速达5.8%,较5月提升1个百分点,超出市场预期2.6个百分点。北美需求稳健、减税效应释放叠加中美关税预期趋稳,下半年出口持续超预期的概率正在提升。中报预告显示,出海仍是核心超预期线索:计算机设备(盈利预测上调3.2%)、通用设备(2.3%)、农用化工(2.2%)等境外收入占比超40%的细分领域盈利修正幅度居前。在12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海外收入占比超30%的企业营收预期上修幅度显著高于本土企业,"出海溢价"效应凸显。

盈利提升:全球化打破内卷困局

近三年数据显示,境外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超20%的企业,ROE(TTM)从2023年低点7.2%修复至2025Q1的8.7%,提升1.5个百分点;境外收入占比超60%的企业同期ROE提升1.1个百分点。反观内需主导企业,ROE同期下滑1个百分点至7.6%。毛利率层面,出海企业群体提升0.9个百分点至21.8%,而内需企业停滞在17%左右。数据印证出海是企业突破增长瓶颈、提升盈利质量的有效路径。

估值重构:全球敞口奠定配置价值

增量资金正沿产业趋势主线掘金:AI与创新药代表科技新质生产力,红利资产共识度高但估值承压,新消费已完成阶段性演绎。相比之下,出海板块虽业绩领先却显著滞涨——SHS科技龙头指数年内涨27.3%,出海50指数仅涨3.2%。其长期价值在于改变资产属性:从强周期的新兴市场标的,转型为与全球收入挂钩的配置型资产。这种转变将推动流动性多元化与估值中枢系统性上移,实现从交易筹码到核心资产的跃迁。

波动探因:贸易扰动压制板块动能

出海企业业绩比较优势显著:"出海50"成分股近四季营收增速中枢达18.9%,远超万得全A非金融的-1.3%。净利润率从22Q4的4.5%升至25Q1的6.7%,与非金融A股4.1%的差距持续拉大。中报预告中73%企业预增,超半数利润增速超50%。但贸易战导致板块严重分化:仅44%个股价格修复至关税政策前水平。宏大叙事干扰下,出海逻辑虽有效却缺乏板块效应,行情呈现零散化特征。

转机将至:中报季后重聚板块共识

政策面出现积极信号:稀土管制形成战略牵制,特朗普访华意向及APEC峰会预期助推贸易关系阶段性企稳。市场叙事有望从"贸易战"转向"G2新平衡",缓解出海担忧。更重要的是,中报落地后将凸显出海企业在整体盈利疲软环境中的稀缺性。预计8月后,出海板块将从个股驱动转为系统性贝塔行情。

配置策略:聚焦优势赛道轮动

短期建议沿三条主线布局:1)产业趋势型:AI与创新药;2)业绩估值匹配型:北美算力链(通信/电子)、有色、游戏;3)主题博弈型:军工及新能源反内卷。跨市场看,恒生科技估值处于十年15%分位,显著低于恒指(76%分位)与高股息(94%分位)。其弹性来自:即时零售补贴战趋缓、腾讯AI价值重估、半导体国产替代及智能车新品周期。当前建议侧重港股科技板块,同时保持有色、通信、创新药、军工、游戏的轮动配置。

风险提示

中美摩擦超预期升级;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全球流动性紧缩加速;地缘政治冲突恶化;房地产去库存受阻;美国政策转向风险。

>>> 免费的在线股票AI分析系统

配查查作为开放的资讯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配查查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如若转载请标注文章来源:配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