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查一下

长春高新赴港上市,昔日生长激素之王能否破局?

时间:2025-07-24 12:18:59 标签: 17 0

>>>实盘10倍股票加杠杆平台

主营业务遭遇政策重击,核心优势面临瓦解

长春高新的战略支柱金赛药业曾凭借生长激素产品贡献超八成利润。然而2024年集采政策的全面实施带来颠覆性冲击:浙江市场水针剂价格从千元级骤降至300元/支,价格体系崩塌直接导致该业务净利润同比下滑40.67%,收于26.78亿元。虽然企业试图将资源转向未纳入集采的长效水针剂,但市场格局已发生根本性转变——特宝生物新品于今年5月获批上市,诺和诺德、安科生物等跨国巨头加速布局,独家市场优势不复存在。

多元化布局陷入困境,非核心业务反成负担

疫苗板块遭遇重创:子公司百克生物受国际巨头GSK竞品冲击,2024年营收利润双双折半,2025年首季净利润仅106万元,同比跌幅达98%;

地产剥离计划搁浅:2023年筹划的24.2亿元资产处置因可转债发行失败告终,持续分散医药主业的战略聚焦;

中成药支撑力薄弱:华康药业虽实现38.8%的净利润增长,但单季0.12亿元的盈利规模对整体业绩影响有限。

战略资源配置失衡引质疑

在企业业绩下行周期,长春高新2024年销售团队规模逆势扩张58%(增至4995人),销售费用攀升至44.39亿元。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研发投入26.9亿元的同时却流失65名研发人员。这种"营销扩张、研发收缩"的人员结构,与企业宣称的创新转型战略呈现明显背离。

赴港融资寻求突破,全球化布局待验证

面临多重压力,企业将战略重心转向港股IPO及海外市场拓展。然而2024年其海外营收仅1.3亿元,当前提出的"深化国际药企合作"计划缺乏核心产品支撑。行业观察者提出关键质疑:在内地增长乏力、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港股投资者是否会对缺乏实质突破的转型方案保持信心?

发展路径的深度反思

长春高新的困局揭示了医药企业过度依赖单一产品的系统性风险。当政策环境与市场竞争发生剧变,原有的盈利模式必然面临重构。赴港上市虽可提供短期资金支持,但若不能建立具有竞争力的产品矩阵、提升创新转化效率,资本市场给予的调整窗口期可能比政策冲击更为严苛。

>>> 免费的在线股票AI分析系统

配查查作为开放的资讯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配查查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如若转载请标注文章来源:配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