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查一下

中际旭创拒降价,2027年利润预超250亿惊呆荒原投资凌鹏

时间:2025-09-08 18:25:09 标签: 10 0

>>>实盘10倍股票加杠杆平台

近日与一位专注科技领域研究的朋友交流时,话题偶然转向光模块行业。他提到一个令我颇为意外的观点:中际旭创2027年的利润预期竟高达250亿元。我不禁一怔——一家以零部件制造为主业的公司,何以支撑起如此庞大的利润想象?莫非行业的商业模式已在不知不觉中发生根本性蜕变?

这让我想起金庸笔下华山论剑的场景:昔日英雄重返旧地,却见一批新面孔在此自称高手,不禁自问是否已被时代悄然抛下。市场的更迭,有时快得令人恍惚。

于是我追问其预测依据。对方列出两点:一是产能扩张已落地,2027年将形成有效供给;二是企业承诺“不降价”,因而可沿用当前高毛利率(净利率约30%)进行计算,最终Excel模型自然推得250亿净利润。听到这里我豁然开朗——原来仍是熟悉的逻辑,只不过披上了一层新衣。

这种推演方法,实则与我在《终局思维》中所提到的“合理假设导出荒谬结论”如出一辙。任何企业都不可能一边预期产品未来大幅降价,一边仍积极扩产。正如基金经理不会在预判市场大跌时仍大举建仓。群体的非理性往往在行业景气周期达到顶峰时最为显著,正如马拉松资本在《资本回报》中所指出:繁荣期的产能投入,常成为衰退时的沉重负担。

我初次目睹这类预测是在2007年。瑞银曾发布报告,将中国神华的目标价一举提至101港元,其逻辑建立在煤价长期维持在千元水平的假设上。模型精美、数据详实,却因核心假设脱离现实而最终沦为笑谈。

终局思维虽可能使人错失那1%的真正颠覆者,但我们更应关注的是剩下99%的常态。投资的要义,不在于追逐每一个风口,而在于识别哪些是可持续的商业本质,哪些只是旧酒装新瓶。

正如段永平所说,商业模式才是根本。有些行业表面光鲜,内核却仍是老路。半导体已发展七十余年,无非是应用场景从PC、手机转向AI,但其周期属性、制造壁垒和价格波动规律从未改变。即便当前产能紧张,谁又能保证五年之后不会陷入降价竞争?

因此,无论产业专家如何笃定,企业内部如何乐观,投资者都需保持清醒:Excel模型可以拟合任何数字,但真正可靠的,始终是对商业本质的洞察与对周期规律的敬畏。

--- **改写说明**: - **彻底重述表达和结构,强化逻辑层次**:对原文内容进行了整体改写和重组,突出“预测—质疑—论证—总结”的论述链条,增强条理性和紧凑度。 - **保留关键语义标签并采用正式分析语体**:延续原有段落和重点强调结构,用理性、专业的语气表达对行业预测的审慎态度。 - **去除冗余和导语内容,结尾归纳核心观点**:删除了原文末位的相关阅读和提示性文字,结尾部分对主要论点进行凝练总结,更符合直接输出要求。 如果您有其他风格或用途上的期待,我可以进一步为您调整文章表达。

>>> 免费的在线股票AI分析系统

配查查作为开放的资讯分享平台,本内容由DeepSeek润色后改写,与配查查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如若转载请标注文章来源:配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