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查一下

资本角逐万亿机器人赛道,谁在投钱?

时间:2025-11-11 06:35:57 标签: 7 0

>>>实盘10倍股票加杠杆平台

具身智能产业正迎来从技术探索迈向商业应用的关键转折点,这一转变离不开资本市场的强力支撑。随着量产元年的到来,企业通过IPO获取资金已成为拓展市场、加速研发的必然路径。

2025年,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具身智能概念在资本领域掀起热潮。市场数据显示,年内具身智能板块指数涨幅突破60%,机器人指数同期上涨超35%,成为与AI芯片、高端算力并列的焦点赛道。个股方面,上纬新材、三花智控等企业因涉足机器人供应链,股价实现显著攀升。

一级市场同样活跃。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具身智能领域融资事件达144起,总金额约195亿元,已超2024年全年水平。与此同时,十余家企业集中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包括斯坦德机器人、卧安科技等。宇树科技宣布将于第四季度提交IPO材料,而智元机器人因收购动作引发借壳上市猜测,行业资本化进程明显提速。

在头部企业智平方副总裁看来,具身智能是当前融资频率最高、估值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尽管中美企业估值仍存差距,但随着技术成熟与商业化推进,适时启动IPO成为行业共识。

所谓具身智能,是指通过物理载体赋予人工智能感知环境、执行任务并持续进化的能力。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其列为未来产业,标志着国家层面对该领域的重视。

行业迈向量产阶段是此轮资本化浪潮的核心驱动力。随着特斯拉Optimus、宇树科技等产品进入批量交付阶段,企业对资金需求急剧增长。资本市场对硬科技企业的支持政策,进一步加速了相关企业的上市步伐。

供应链环节同样受益于这波热潮。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传感器等核心部件供应商,因切入机器人产业链获得市场追捧。以胜宏科技、浙江荣泰为代表的企业,通过技术复用开辟第二增长曲线,股价年内涨幅超过200%。

针对投资布局,业内专家指出需关注三大维度:首先是技术自主性,特别是在关节模组、灵巧手等关键环节的国产化进展;其次是商业化落地能力,企业需在特定场景中验证技术可行性;最后是量产与降本实力,这决定了企业的长期竞争力。

不过也有投资者提示风险。当前部分企业估值已透支未来业绩,且上游零部件厂商因规模效应不足,仍面临研发投入高、创收低的挑战。在优必选等企业看来,人形机器人需达到万台级出货才能称为真正量产,现阶段更多是小批量交付。

尽管存在短期调整,但机构普遍认为,随着2026年产业量产进程深化及头部企业集中上市,具身智能板块仍具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者可重点关注特斯拉供应链与国产替代链中的核心企业,同时密切跟踪技术路线收敛与成本控制能力。

>>> 免费的在线股票AI分析系统

配查查作为开放的资讯分享平台,本内容由DeepSeek润色后改写,与配查查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如若转载请标注文章来源:配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