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查一下

中国创新药产业十年发展回顾(2015-2025)

时间:2025-07-23 18:36:57 标签: 16 0

>>>实盘10倍杠杆策略平台

天风证券医药研究团队

杨松/曹文清/刘一伯

核心观点

中国创新药产业十年发展轨迹解析:

政策演进:监管变革驱动产业升级

创新药产业的勃兴与政策导向密不可分。2015年7月启动的临床数据自查核查标志着监管改革的起点。随后颁布的44号文重新构建了新药与仿制药的定义框架,成为产业发展的里程碑事件。2018年后,资本力量与创新支持政策形成共振,加速市场扩容。2020年以来,政策导向转向鼓励差异化创新,在规避同质化竞争的同时强化对高质量创新的扶持。2024年,创新药发展正式纳入国家战略层面,政策支持的持续性与确定性显著增强。

产业跃迁:从本土仿制到全球竞合

中国创新药产业实现多维突破:临床研究数量显著增长,首创新药(FIC)占比提升,国产分子研发周期大幅缩短。完整产业链生态、CXO产业崛起、显著的工程师红利、基础科研能力提升及持续加码的研发投入,共同构筑了创新沃土。产业升级直接体现在全球化成果上:海外监管机构对中国创新药的认可度持续提升,海外上市品种数量与跨境交易金额屡创新高。

资本脉络:估值体系的重构历程

从资本视角观察,狭义生物科技(biotech)投资于2023年进入快速发展期。回溯十年,2018年前为产业筑基阶段,2019-2021年迎来资本热潮(主要集中于产业链环节),2021年后行业整体经历深度估值调整。当前阶段,具备突破性机制与扎实临床数据的分子不断刷新海外授权交易纪录,标志着中国创新药正式融入全球价值创造体系。

未来展望:投资范式的根本转变

基于中国药企强大的工程化能力,Best-in-Class(BIC)与First-in-Class(FIC)分子持续涌现,早期临床数据质量显著提升,国际竞争力日益增强。面对海外市场数倍于本土的市场规模,创新药估值锚点正逐步从国内市场转向全球市场。未来投资逻辑将聚焦三大维度:跨境合作深度、早期临床数据价值及平台型公司潜力。同时,AI驱动研发、企业盈利拐点、突破性疗法认定等要素的重要性将持续凸显。

重点关注方向:

1) 全球竞争力产品线:百济神州,科伦博泰生物(H),康方生物(H),三生制药(H),百利天恒,新诺威,信达生物(H),石药集团(H),一品红

2) BIC潜力标的:益方生物,泽璟制药,歌礼制药(H),科济药业(H),再鼎医药(H),和黄医药(H),来凯医药(H),复宏汉霖(H),基石药业(H),苑东生物,汇宇制药,科兴制药

3) 本土优势品种:艾力斯,信达生物(H),云顶新耀(H),翰森制药(H),恒瑞医药,贝达药业,华领医药(H),奥赛康,舒泰神,亿帆医药,千红制药,泰恩康

4) 价值重估机遇:和铂医药(H),和誉(H),来凯医药(H)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波动风险、药物临床开发不确定性、国内市场竞争加剧、海外商业化不及预期、市场研究数据偏差

本文内容源自天风证券研究所已公开发布的研究报告《医药生物行业专题研究:2015-2025,中国创新药投资十年复盘》(2025年07月22日发布)。详细内容及完整风险提示请参阅报告原文。

报告发布机构: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分析师声明:

杨松     SAC执业证书编号:S1110521020001

曹文清  SAC执业证书编号:S1110523120003

>>> 免费的在线股票AI分析系统

配查查作为开放的资讯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配查查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如若转载请标注文章来源:配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