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查一下

从算力到电力:中国资产价值重估

时间:2025-11-10 07:41:30 标签: 8 0

>>>实盘10倍股票加杠杆平台

全球资本市场正经历一场深刻的风格转换。随着海外科技巨头财务循环脆弱性浮出水面,投资者视线从激进的算力扩张转向更具确定性的实物资产。这一转变在A股市场同样明显,TMT板块的疲软与电力设备、化工等领域的强势形成鲜明对比。科技产业链的瓶颈环节正从美国主导的算力基础设施,转向中国具备显著优势的电力、制造及泛基础设施领域,这本质上开启了中国资产的系统性价值重估。

市场逻辑的转变源于对可持续性的重新审视。过去数年能源转型催生的庞大产业链价值正在被重新发现——这不仅体现在新能源行业本身,更延伸至与之配套的制造体系。当海外电力短缺成为制约科技发展的瓶颈时,中国为能源转型构建的完整产业链展现出独特优势:既能为全球提供低成本可持续能源解决方案,又为中国制造业升级提供稳定廉价的能源保障。

当前行情扩散呈现三条清晰路径:首先,电力设备板块在经历长期低估后迎来价值回归。在供给侧优化与海外需求增长的双重驱动下,细分领域如电工仪器仪表等具备补涨潜力。其次,化工行业成为产业链价值传导的关键环节。通过复盘2020-2022年新能源浪潮中的表现可见,钛白粉、有机硅、膜材料等细分领域与新能源产业链深度绑定,且当前产能周期与库存周期均处于有利位置。第三,中国高耗能产业的成本优势在全球电力紧张背景下进一步凸显。有色金属、非金属矿物制品等领域在反内卷政策支撑下,有望凭借稳定的电力供应扩大全球市场份额。

这场价值重估的深层逻辑在于全球产业格局的重构。当算力增长遭遇电力瓶颈,中国在电力基础设施、制造业体系方面的积累正转化为新的竞争优势。短期来看,围绕电力系统的重估行情仍将延续;中长期则伴随着全球制造业复苏与实体经济投资扩张,实物资产与中国优势制造企业的全面价值重估才刚刚开始。

在具体配置方向上,建议关注三个维度:受益于全球制造业复苏的上游资源品(铜、铝、锂、油、煤炭);中国优势产业出海变现的资本品(工程机械、电力设备、重卡);以及内需复苏背景下的消费服务领域(食品饮料、航空)。这些领域共同构成了新市场环境下的投资主线。

需要警惕的风险因素包括:国内经济修复进度可能不及预期,以及海外经济出现超预期下行。这些变量都可能影响企业资本回报的复苏节奏和全球制造业的共振强度。

>>> 免费的在线股票AI分析系统

配查查作为开放的资讯分享平台,本内容由DeepSeek润色后改写,与配查查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如若转载请标注文章来源:配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