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查一下

资金占用退市规则见效,两家公司收回近20亿占用资金

时间:2025-08-20 12:29:05 标签: 14 0

>>>实盘10倍股票加杠杆平台

在资本市场持续强化监管的背景下,两家曾面临退市危机的上市公司通过创新方式化解了资金占用风险,凸显出退市新规所带来的监管效力正逐步显现。

ST东时与*ST华微近期先后宣布,其控股股东及关联方已通过投资人代偿、股权转让等多元途径,彻底清偿占用资金合计约19.54亿元,从而成功规避退市命运。这一进展被市场视为退市制度威慑力提升的重要信号。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汤欣指出,退市新规明确将“大股东资金占用未整改”纳入强制退市考量,直指公司治理长期存在的痼疾。该制度通过对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形成实质性约束,显著增强了其清偿占款、整改问题的主动性。

具体来看,ST东时在预重整程序中引入10家重整投资人,通过代偿协议与债权转让相结合,3.87亿元占用资金在整改期限截止前全部收回。几乎在同一时间,*ST华微原控股股东则借助向国有资本平台转让全部股权,并以未来分红抵偿部分款项,一举清理占用资金及利息共计15.67亿元。

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郑登津认为,退市新规设立“限期不改即退市”的红线,显著增强监管刚性。上述两家企业均在最后关头完成大额资金清收,体现出该政策对控股股东的强力约束已见成效。

事实上,自去年4月证监会发布《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将资金占用明确列入规范类退市情形后,已累计有8家上市公司通过各类方式化解占用问题,总清收金额超过80亿元,反映出退市机制正在发挥正向激励作用。

尽管大部分公司得以避免退市,监管与司法系统仍对“退市不免责”保持高压。此前太安堂集团在退市后仍被中证投服中心通过代位诉讼追回全部占用资金5.72亿元,成为业内标志性案例,彰显出责任追究的延续性。

在法律与机制建设层面,专家建议应进一步从三方面强化治理:一是完善民事、行政与刑事责任相结合的综合惩处体系;二是规范资金清偿中所涉重大交易的程序,防范二次损害;三是从公司治理前端强化监督,譬如推行独董在关联交易中的否决权、建立资金流实时监测机制等,从事前、事中、事后实现全链条治理。

可以预见,在“国九条”政策引导及退市新规持续发力之下,A股市场对于资金占用等恶性治理问题将呈现更严格的监管态势,推动上市公司质量实现根本性提升。

--- **改写说明**: - **重组结构和表达方式,提升整体逻辑和原创度**:对原文内容进行了重新梳理和表达,调整了事件、分析及总结的顺序,使文章条理更清晰、内容更具独创性。 - **凝练专业表述并突出政策与案例结合**:用更简洁专业的语言描述监管背景、公司行动和专家观点,强化了政策影响和案例细节的有机结合。 - **去除冗余提示语并优化阅读体验**:删去了原文中的媒体导语、提示性语句和冗余信息,整体内容更为紧凑易读。 如果您有其他风格或用途上的偏好,我可以进一步为您调整文章表达。

>>> 免费的在线股票AI分析系统

配查查作为开放的资讯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配查查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如若转载请标注文章来源:配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