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查一下

千里科技拟赴港上市,智能驾驶研发费用激增

时间:2025-11-03 13:11:27 标签: 8 0

>>>实盘10倍股票加杠杆平台

2024年11月,人工智能领域知名创业者印奇正式出任千里科技董事长,为这家传统制造企业注入了全新的技术活力。作为旷视科技的联合创始人,印奇的加入标志着千里科技向智能化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公司通过官方渠道宣布,在同年9月28日推出的“千里计划”,开启了战略转型的全新篇章。

面对智能驾驶领域巨大的研发投入需求,千里科技于10月16日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计划实现A+H股双重上市。根据招股文件披露,该公司与吉利集团保持着密切的业务往来,吉利系企业既是其最重要的客户,也是核心供应商,这种深度绑定的合作关系成为公司业务架构的显著特征。

传统业务面临盈利挑战

这家企业的前身力帆科技曾以摩托车制造闻名业界,自2010年登陆上交所以来,一直专注于摩托车和燃油汽车制造领域。转型后的千里科技在招股书中显示,其收入主要来源于汽车、摩托车及通用机械等产品的销售。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呈现波动态势,从86.27亿元逐步调整至41.49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在2022年实现1.70亿元盈利后,连续出现经营亏损,2023年至2025年上半年累计亏损达7.07亿元。

从业务构成来看,汽车板块贡献了约六成的营业收入,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分别实现41.76亿元和25.99亿元的收入。摩托车业务保持稳定,同期收入分别为21.36亿元和12.77亿元,占比约三成。其余收入来自通用机械和零部件销售等业务。

尽管汽车业务占据收入主导地位,但其盈利能力始终面临挑战。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该业务毛利率在正负区间波动,最低达到-5.3%。相比之下,摩托车业务毛利率稳定维持在11%以上。这种结构性差异直接影响了公司整体盈利水平,期间综合毛利率在4.1%至8.2%之间徘徊。

吉利集团对千里科技的业务支持体现在多个维度。采购方面,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向吉利系的采购金额占总额比重最高达到50.4%。销售方面,同期来自吉利系的收入占比维持在30%至40%之间。这种深度协同关系为企业转型提供了重要支撑。

战略转型加速推进

在提升盈利能力方面,公司计划通过AI技术赋能产品升级、推进平台化降本增效等举措。印奇主导的智能驾驶研发已成为战略重点,招股文件明确表示将持续投入大量研发资源。这种投入的影响已在三季度财报中显现,由于新增智能座舱操作系统研发等项目,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超过八倍。

值得关注的是,政府补助在当期业绩中发挥关键作用。2.57亿元的补助资金帮助公司实现净利润转正,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达到5327.94万元。但目前智能驾驶业务尚未产生实质性收入。

为推进技术布局,千里科技正大规模扩充研发团队。招聘平台信息显示,公司正在招募座舱应用测试工程师、AI云端开发等多个高技术岗位,年薪范围在42万至84万元之间。截至9月底,公司账面货币资金达37.41亿元,但考虑到智能驾驶领域的高投入特性,赴港上市融资成为支撑战略实施的重要途径。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AI技术研发、产业链整合、市场拓展及运营资金补充。

股权架构深度调整

在品牌发布会现场,吉利控股董事长李书福将主导权交予印奇的场景,象征着企业进入新发展阶段。印奇通过股权安排与公司形成深度绑定:2024年7月,其控制的江河顺遂公司以24.3亿元对价受让重庆江河汇全部股权,间接持有千里科技19.91%股份。

自战略转型消息公布以来,资本市场反应积极。公司股价从2024年7月初的3.87元/股,攀升至2025年10月末的11.91元/股,累计涨幅超过210%。按最新市值538亿元计算,印奇通过江河顺遂持有的股份市值已突破百亿元大关。这一系列变化展现出市场对千里科技AI转型前景的强烈预期。

>>> 免费的在线股票AI分析系统

配查查作为开放的资讯分享平台,本内容由DeepSeek润色后改写,与配查查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如若转载请标注文章来源:配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