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查一下

科创板科创成长层今日迎新

时间:2025-10-30 20:46:25 标签: 4 0

>>>实盘10倍股票加杠杆平台

2024年10月28日,禾元生物、西安奕材与必贝特三家尚未实现盈利的科技企业正式登陆科创板,成为科创成长层首批通过新注册机制上市的公司。这一事件标志着科创板在支持硬科技企业融资方面迈出关键一步,为未盈利创新型企业打开了更广阔的资本市场通道。

今年6月,证监会推出科创板“1+6”系列改革政策,首次设立科创成长层,聚焦于技术突破显著、商业潜力巨大但暂未盈利的科技公司。该层次旨在通过优化发行上市制度,解决科技创新企业的融资痛点,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随后,上交所于7月发布配套业务规则,并将32家现有公司纳入该层次,为后续企业上市奠定基础。

制度创新体现包容性

三家企业的成功上市,被视为科创板制度包容性的重要体现。科创成长层的设立重启了第五套上市标准,允许未盈利企业凭借核心技术和发展前景融资,同时推出一系列适应性改革,以更好地培育新质生产力。其中,禾元生物和必贝特均采用第五套标准上市,打破了自2023年6月以来该标准无人使用的局面。禾元生物更成为第五套标准重启后首家过会并获注册批文的企业。

作为一家专注于创新药研发的公司,禾元生物拥有8个在研药品管线。其核心产品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商品名:奥福民)于今年7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用于治疗肝硬化低白蛋白血症,并在8月实现首张处方开具。公司董事长杨代常表示,上市将助力建设智能化生产基地,推动企业从研发向产业化跨越。

必贝特同样以第五套标准上市,其研发管线中已有1类创新药BEBT-908获批上市,另有多款药物进入III期或I期临床试验阶段。相比之下,西安奕材采用第四套标准上市,作为国内12英寸硅片领域的领军企业,其月均出货量和产能规模均位居中国内地首位、全球第六。公司董事长杨新元强调,上市募资将用于提升第二工厂产能,加速战略布局落地。

根据上交所相关规定,新注册未盈利企业自上市之日起自动纳入科创成长层。因此,这三家公司均成为该层次的首批成员。

差异化限售引导长期价值投资

与IPO同步实施的网下发行差异化限售机制,进一步强化了长期投资导向。根据“科创板八条”政策,网下投资者若承诺更高限售比例和更长锁定期,将获得更高配售比例,以此激励专业机构聚焦企业长期成长潜力。

今年3月,上交所修订发行承销规则,明确未盈利企业可采用约定限售方式。在三家公司的发行中,网下投资者报价设置了多档限售条件。以A类投资者为例,禾元生物设置了70%限售比例、9个月锁定期的高档选项,而西安奕材和必贝特也分别设计了60%和40%以上的限售档位。市场分析指出,这一机制有效吸引了“看得准、拿得住”的机构投资者,近七成申购量集中在限售要求更高的档位,反映出市场对企业中长期价值的认可。数据显示,高档位投资者的配售比例可达低档位的9倍,凸显了政策对理性定价的引导作用。

改革成效持续释放

科创板“1+6”改革以设立专门层次为核心,重启第五套上市标准,并推出一揽子包容性措施,助力科技创新企业发展。业内认为,科创成长层的诞生回应了全球科技竞争背景下硬科技企业的融资需求,弥补了未盈利企业上市渠道的短板。

自改革启动以来,科创板已新增受理26家企业,其中8家为未盈利企业。采用第五套标准的北芯生命、未盈利企业摩尔线程、昂瑞微已相继提交注册,沐曦股份也于10月通过上市委审议。此外,改革措施加速落地: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扩展至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首家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的企业泰诺麦博已获受理;预先审阅机制也开始试点。

制度优化显著提升了科创板的市场层次与审核效率。据统计,改革后科创板ETF新增21只,总规模达3000亿元,资金持续流向新质生产力领域,为耐心资本创造了更有利的环境。

技术系统与投资者准备就绪

为配合科创成长层落地,上交所已完成技术系统升级,新注册股票简称后添加“U”标识,存量股票标签为“成1”,新注册股票标签为“成”,以清晰区分层次。投资者需签署《科创成长层风险揭示书》方可参与相关股票申购与交易。截至目前,已有758万个投资者账户开通科创成长层交易权限,覆盖率达存量活跃账户的1.26倍。

上交所同步加强投资者教育与政策宣导,举办超200场宣讲活动,覆盖108家会员单位,并在全国14个城市召开政策宣介会,累计吸引千余家企业与机构参与,进一步凝聚市场共识,增强改革信心。

>>> 免费的在线股票AI分析系统

配查查作为开放的资讯分享平台,本内容由DeepSeek润色后改写,与配查查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如若转载请标注文章来源:配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