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查一下

全球市场剧烈反转

时间:2025-07-02 06:19:22 标签: 13 0

>>>实盘10倍杠杆策略平台

2025年上半年全球资本市场呈现显著分化格局,美股三大指数虽延续涨势但表现相对平淡。道琼斯工业指数累计攀升3.64%,纳斯达克指数与标普500指数分别录得5.48%和5.50%的涨幅。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韩国KOSPI指数飙升28.04%,德国DAX指数上扬20.09%,香港恒生指数实现20%增长,巴西IBOVESPA指数涨幅达15.59%。资金流向变化印证了此轮市场轮动,MSCI新兴市场股票指数同期劲升近14%,创2017年以来最佳半年表现。

美元指数同期遭遇逾半世纪最剧烈下跌,六个月内贬值幅度超10%,创1973年以来最大同期跌幅。新兴市场货币则迎来强势反弹,MSCI新兴市场外汇指数上涨7.2%,刷新2003年以来的半年纪录。美元疲软使美股实际回报大打折扣——若将标普500指数收益转换为欧元计价,其当前点位较历史峰值仍有10%落差,这可能促使美国投资者将目光转向海外市场。

当前全球宏观格局正经历深刻重构,"美国例外论"面临严峻挑战。贸易政策反复性与财政约束相互交织,特别是所谓"对等关税"政策引发全球贸易冲突阴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月已将2025年全球GDP增速预期下调0.5个百分点至2.8%,其中美国经济增速预期从2.7%降至1.8%,欧元区从1%调至0.8%。

即便《美丽大法案》获得通过,其延长现有减税措施占比约80%的设计恐难显著提振经济。该法案可能推升未来三年财政赤字率,关税收入难以有效对冲,反而加剧长期国债供给压力。市场普遍预期,此轮税改对企业盈利的提振作用将远弱于2017年税改。

全球资本流动体系重构

激进关税政策与外交转向正削弱美元资产吸引力。数据显示,资本持续流向估值更具优势且基本面稳健的欧洲与中国市场,推动德国DAX与恒生指数显著跑赢美股。这种迁移反映更深层的结构性转变:各国央行加速外汇储备多元化,传统贸易链重组推动区域化发展。富达国际分析指出,尽管美元仍是国际金融体系核心,但其相对主要货币的长期贬值趋势正在形成。

当前美国贸易政策正冲击既有的美元回流机制。长期以来,美国贸易逆差依赖海外资本流入美股美债来平衡,形成支撑美元强势的资本循环体系。当政策转向直接挑战这一模式时,美元根基开始松动。嘉盛集团观察到,关税争端加速"去美元化"进程,叠加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弱势美元或持续利好非美货币。

估值压力进一步削弱美股吸引力。标普500指数远期市盈率突破23倍,处于历史高位区间,企业盈利增速难以匹配当前估值水平。与此同时,美国经济初现"类滞胀"迹象——5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升至2.7%,但个人收入与支出环比分别下降0.4%和0.1%,创2021年以来最弱表现。

市场波动风险积聚

尽管部分机构上调美股目标位,但标普500指数6月末已触及6200点关口,暗示下半年上行空间有限。摩根大通警告,贸易政策可能重燃通胀并拖累全球增长,美国经济衰退概率仍达40%。即将到来的财报季将检验关税冲击的实际影响,高盛预计二季度企业利润增长将显著放缓,部分企业可能被迫消化关税成本。

市场环境变化催生新的配置逻辑。西北共同财富管理转向估值更具吸引力的中小盘股与国际股票,避免追涨估值高企的大型股。野村东方国际证券提示,当市场预期高度趋同但偏离基本面时,波动率抬升风险往往加剧。美国银行更警示,政策焦点转向减税降息可能催生投机性泡沫。

长期格局演变进行时

全球资本版图重构迹象日益清晰。欧元作为美元指数最大权重货币,3月以来持续走强,印证资金撤离美元资产的趋势。野村东方国际证券分析认为,中国权益资产可能在下半年跑赢海外市场,政策支持与估值优势形成双重利好。沪深300指数静态估值较十年均值低25.6%,对长线资金具备显著吸引力。行业配置方面,稳定分红的红利资产与科技成长板块(军工、新能源及新消费)更具配置价值。

这场从"美国例外"到"美国质疑"的转变,正引发资本市场的深层变革。若人工智能技术红利不再由美国独占,其科技股高估值逻辑将受挑战;当财政贸易双赤字持续施压,美元贬值周期可能延续,美债的"安全溢价"也将被重新定价。历史经验表明,美元往往在市场动荡时显现避险属性,但今年出现的反常现象——风险事件中美元同步走弱,促使国际投资者重新评估美元在资产组合中的定位。

展望未来,由高通胀引发的股债双杀与双赤字触发的债汇双杀可能交替出现,形成"股债汇三杀"的脉冲式冲击。在全球经济多极化进程中,灵活多元的资产配置策略将愈发重要,新兴市场与欧洲资产正迎来系统性价值重估的历史机遇。

>>> 免费的在线股票AI分析系统

配查查作为开放的资讯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配查查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如若转载请标注文章来源:配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