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查一下

龚虹嘉:未来十年唯一投资方向锁定大健康

时间:2025-07-03 18:39:01 标签: 11 0

>>>实盘10倍杠杆策略平台

在中国创投界的幕布之后,龚虹嘉的身影始终若隐若现。他极少现身聚光灯下,却以一系列深刻烙印于中国创新史的投资——海康威视、富瀚微、达梦数据等——无声地塑造着行业的脉络。这位自称“创投界ICU主任”的投资人,在焦虑与愉悦交织的使命中,守护着创新最脆弱的火种。

从工程师到守望者

1965年生于湖北的龚虹嘉,早年在华中工学院计算机系埋下技术根基。南下广州、辗转香港的经历,让他早早领悟技术必须与市场共振的真理。他亲手打造“德生”收音机至行业巅峰,创立“德康”领跑移动计费系统,并在1996年前瞻性地推动握奇数据出海。这些实战淬炼,为他日后独具慧眼的投资奠定了认知基石。

信仰的胜利:海康威视的启示

2001年,龚虹嘉以245万元投资海康威视49%股份的故事,已成为创投教科书的经典案例。这并非精密计算的结果,而是基于同窗情谊的信任托付。他以包容的机制凝聚团队,在漫长岁月中静待花开,最终收获超两万倍回报。在近期海康威视市值波动中,他依然纹丝不动的持股姿态,恰是其投资哲学的生动注脚——真正的天使投资,是在无人喝彩时敢于押注的勇气,是在至暗时刻坚守陪伴的定力。

逆向者的逻辑

当芯原股份冲击纳斯达克失败、40余名投资人集体撤退之际,龚虹嘉逆向接盘全部股份。“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他力主拆除VIE架构回归科创板。面对持续亏损的质疑,他断言:“只要中国芯片设计需求转向本土,爆发必将到来。”事实证明,这家曾被抛弃的企业最终以500亿市值验证了他的预判。这种反共识的决断力,源于他对产业规律的深刻洞察:创新往往诞生于主流视野的盲区。

长跑者的耐力

达梦数据的投资则展现了另一种维度的时间艺术。从1999年协助冯裕才教授搭建公司架构,到2023年成为国产数据库“第一股”,二十四载春秋的守候,见证了中国基础软件从备受质疑到不可或缺的蜕变。龚虹嘉将此归因于时代浪潮的转向:“当‘根创新’从被嘲笑变为国家战略,坚持才有意义。所有技术都需要迭代空间,而今天的环境终于给了国产技术试错的机会。”

道地哲学与生命科学

近年来,龚虹嘉将重心转向生命科学与底层技术,其投资理念浸润着独特的“道家气质”。他提出“道地”概念——万物皆有最适合生长的土壤。这种哲学投射到对人的判断上,表现为对“心流状态”的珍视:“当天赋与事业契合时,人才能进入稻盛和夫所说的才思泉涌之境。否则只是‘泪流满面’的消耗。”在扶持科学家创业时,他更愿做服务者而非指挥者:“科学家也是追梦人,见识过诱惑仍选择破釜沉舟者,值得陪他赌一场。”

天使的本质:三个F的智慧

面对追捧其万倍回报的后来者,龚虹嘉直言警示:“按大众逻辑做天使投资,注定失败。”他揭示行业的残酷真相:全球成功天使投资人基本遵循“三个F”法则——家人(Family)、朋友(Friends)、傻瓜(Fools)。当投资被对赌协议异化,他呼吁回归本心:“真正的天使源于灵魂深处的热爱,是明知可能血本无归仍愿成全他人的纯粹。”

识人三境

如何识别值得长期支持的创业者?龚虹嘉构建了多维评价体系:首先是气场共鸣与价值观契合;其次是关键能力三角——学习力、化繁为简力、融会贯通力;最终检验领导力的试金石,是能否让团队将事业视为使命而非雇佣兵合约。他特别警惕知识结构单一的天才:“这个时代需要能突破认知边界的通才,自身免疫过强反而致病。”

未来的锚点

当被问及若只能投一个领域的选择,龚虹嘉的答案回归生命本源:“健康。”但这不仅是个体概念,而是涵盖水土空气的生态系统健康。他正着力构建融合干细胞技术、中医药智慧与精准诊断的大健康服务体系,从治已病转向防未病。在AI颠覆人类劳动形态的当下,他预判:“当机器接管体力和脑力劳动,人类终将回归本质——专注热爱之事,在‘道地’的土壤里自由生长。”

凌晨四点仍审阅商业计划书的龚虹嘉,始终保持着创投“守夜人”的姿态。当被问及焦虑根源,他笑指中医诊断:“就像ICU主任面对危重病人,救不救?如何救?这种抉择的沉重与拯救的愉悦,正是使命感的双重奏。”在信仰稀缺的时代,这位逆行者以近三十年实践印证着箴言:伟大无法计划,只能在孤独坚守中自然生长。

>>> 免费的在线股票AI分析系统

配查查作为开放的资讯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配查查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如若转载请标注文章来源:配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