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查一下

英国国家级自废武功,工业濒临卖光

时间:2025-11-27 06:32:28 标签: 4 0

>>>实盘10倍股票加杠杆平台

在当代工业史上,英国欣克利角C核电站的鱼类保护计划堪称一则黑色幽默。这座多次延期、预算飙升至460亿英镑的巨型工程,竟划拨7亿英镑专款用于保障水生生物安全,而实际成效却微乎其微——年均仅能挽救0.083条鲑鱼、0.028条海鳟与6条河七鳃鳗。

若以冰冷数字换算,每拯救一条鲑鱼需耗费十二年光阴,而护住一条海鳟更要等待整整三十年。这笔巨额投入与微弱产出之间的鸿沟,折射出英国工业体系中的效率困境。

更令人瞠目的是,为驱离可能进入冷却系统的鱼群,工程师们耗资5000万英镑打造了声学驱鱼装置,被戏称为“鱼类迪斯科舞厅”。这种看似创新的解决方案,却难掩核心矛盾的荒诞性。

这种投入与产出的严重失衡,仅是英国工业衰退浪潮中的一朵浪花。曾几何时,这个诞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如今正以惊人速度剥离工业根基。今年四月,斯肯索普钢铁厂最后两座高炉的熄火,标志着英国即将成为七国集团中首个丧失铁矿石冶炼能力的国家。

这座隶属于敬业集团的钢铁基地,虽以维多利亚时代四位女王命名其熔炉,却难敌时代洪流。上世纪五十年代建成的设备既不符合环保标准,又缺乏经济效益,每日近70万英镑的亏损如同无底洞,吞噬着任何复兴的希望。

英国工业的褪色历程犹如一幅斑驳画卷。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从1950年的35%骤降至2022年的不足10%,这种结构性转变背后是持续数十年的政策摇摆。国有化与私有化的轮回中,资本天然流向利润更高的金融领域,致使工业血脉逐渐枯竭。

汽车产业的命运尤为典型。劳斯莱斯、宾利、捷豹等曾象征英伦荣耀的品牌,如今尽数落入跨国资本之手。宝马收购迷你后将其电动车产线移至中国,MG品牌在中国资本运作下反攻英国市场,这些现象都揭示着产业主导权的转移。

军工领域的衰退更令人忧心。45型驱逐舰因电力系统缺陷长期泊港待修,“机敏”级核潜艇屡屡因技术故障返厂,甚至火炮身管制造能力也已丧失。这些曾代表英国军工荣耀的装备,如今却成为工业退化的实证。

唯一尚存颜面的或许只有罗尔斯·罗伊斯的航空发动机,但这颗独苗难以支撑整个工业体系的尊严。曼彻斯特、伯明翰这些工业革命重镇,如今更多以足球俱乐部的名声为人所知。

从核电站的天价鱼类保护到钢铁高炉的最后熄灭,从汽车品牌的集体易主到军工装备的故障频发,英国的去工业化进程提供了一部生动的警示录。当金融资本的虹吸效应持续抽空工业根基,所谓“日不落”的余晖,终将在去工业化的寒夜中渐渐消散。

>>> 免费的在线股票AI分析系统

配查查作为开放的资讯分享平台,本内容由DeepSeek润色后改写,与配查查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如若转载请标注文章来源:配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