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查一下

80亿独角兽停摆曝光 魏建军弃智驾核心业务

时间:2025-11-26 14:34:17 标签: 2 0

>>>实盘10倍股票加杠杆平台

近日,一则关于毫末智行全员停工的消息在业内引发广泛关注。据多家媒体报道,这家自动驾驶领域的独角兽企业已口头通知员工自11月24日起无需到岗,且尚未公布具体的赔偿方案。这一突发状况将这家背靠长城汽车的科技公司推至舆论风口。

公开资料显示,毫末智行成立于2019年,其前身是长城汽车的智能驾驶前瞻部。作为国内较早实现自动驾驶技术量产的企业,该公司曾获美团、高瓴等知名投资机构青睐,在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5全球独角兽榜》中估值达80亿元。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其最终受益股份比例超过三分之一。

技术突破与商业困境并存

在技术层面,毫末智行曾推出HP170、HP370、HP570三款千元级智能驾驶产品,并与高通合作开发基于Snapdragon Ride平台的智驾解决方案。截至去年成立五周年时,公司宣布其智能驾驶产品已搭载超20款车型,累计行驶里程突破2.5亿公里。然而,这些技术成果未能有效转化为持续盈利能力。2024年以来,公司屡屡传出经营困难、裁员及高管离职等消息,9月更出现员工集体讨薪事件。

长城汽车战略转向加剧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控股方的长城汽车近年来正加速调整智能驾驶布局。在继续支持毫末智行的同时,公司开始将资源向元戎启行等外部供应商倾斜。去年长城汽车独家投资元戎启行1亿美元,今年又计划追加8-10亿元投资。此外,长城还引入卓驭科技(原大疆车载)为平价车型开发智驾方案。这些举措被业内解读为长城汽车在智能驾驶领域采取多元化合作策略的明显信号。

行业寒冬下的生存考验

毫末智行的困境折射出整个自动驾驶行业的深度调整。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国内已有2家自动驾驶企业破产清算,2家面临重整,在10家主流企业中有8家仍处于亏损状态。资本对辅助驾驶赛道的投资热度明显降温,迫使车企重新评估自研策略。越来越多厂商选择与头部供应商合作,如奇瑞联手轻舟智航,蔚小理等新势力也频繁引入外部技术方案。

母公司业绩承压波及子公司

在毫末智行面临挑战的同时,长城汽车自身也承受着经营压力。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1535.82亿元,同比增长7.96%,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7.2%至86.35亿元,呈现“增收不增利”态势。期间销售费用同比激增27.32%,毛利率较去年同期下滑2.36个百分点。在新能源转型方面,长城汽车前10个月新能源车销量占比约30.4%,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有分析指出,当前智能驾驶领域已进入关键洗牌期。技术迭代滞后、商业突破有限的企业面临严峻考验,而车企在资源分配上也更注重投入产出比。这种行业生态的演变,正在重塑整个智能出行产业格局。

>>> 免费的在线股票AI分析系统

配查查作为开放的资讯分享平台,本内容由DeepSeek润色后改写,与配查查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如若转载请标注文章来源:配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