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AI“泡沫”当前进展分析
时间:2025-11-25 13:05:31
标签:
4
0
近期,人工智能领域的市场波动再度引发广泛关注,AI相关资产的回调成为美股、A股与港股市场成长风格调整的重要因素之一。过去一周,全球科技板块普遍承压,以美元计价的恒生科技指数下跌约7%,创业板指下跌6%,而被称为“美股七姐妹”的科技巨头同样录得约6%的跌幅。
尽管同期美国政府的财政僵局、回购市场流动性收紧、美联储降息预期推迟以及国内经济数据走弱均对市场情绪构成压制,但AI领域的前景疑虑仍是影响风险偏好的核心。作为中美市场近年最重要的景气主线,AI赛道自2022年底ChatGPT发布以来持续引领风潮。例如,美股“七姐妹”期间最高涨幅达283%,显著高于同期标普500指数扣除这七家公司后的69%涨幅;而中国科技“十巨头”自2025年初DeepSeek推出以来,最高涨幅亦达81%,大幅跑赢同期恒生指数扣除该十家公司后的19%涨幅。这些数据表明,AI趋势已成为牵动市场情绪与信用周期的关键变量。
在探讨AI是否存在泡沫之前,需明确几个基本视角。首先,泡沫本身是一个中性概念,它往往伴随技术革命的早期投资热潮,推动产业突破。其次,过早退出泡沫形成期可能错失机会——以1998年至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为例,纳斯达克指数在盈利下滑背景下仍实现256%的涨幅,年化收益率达144%。因此,关键在于识别当前所处阶段而非否认泡沫。再次,市场对未来的预期存在动态分歧,例如OpenAI的IPO估值虽高达1万亿美元,对应50倍市销率,但若其收入实现翻倍增长,估值将迅速回归合理区间。最后,需区分资本市场泡沫与产业真实进展:若泡沫仅体现在二级市场估值,股价调整或带来配置机遇;但若产业逻辑被证伪,则即便估值消化也无需增持。
判断AI是否形成泡沫,需从两个维度切入:一是产业层面,观察投资是否超越实际需求与企业能力;二是市场层面,评估价格是否脱离价值支撑。具体而言:
AI需求现状:内生效益已现,外延突破待验
AI需求可分为内生降本增效与外延创新场景两类。内生层面,麦肯锡调查显示AI应用已帮助企业降低9%-11%的成本。若以标普500公司约3万亿美元的销售及行政费用估算,全年潜在节省规模可达3000亿美元,相当于OpenAI当前年化收入的15倍。同时,美国非农部门劳动生产率自2023年以来提升5.6%,增速快于1995-2000年互联网时期。然而,效率提升也带来就业结构变化,受影响岗位占比从2023年的3.3%降至2025年的3.1%,人力资源、运营等服务领域可能持续承压。
外延需求仍是市场分歧焦点。生成式AI技术普及率已达79%,远超个人电脑与互联网的普及速度,但应用场景仍集中于信息技术(29%)、专业技术服务(24%)等行业,住宿、运输等领域渗透率不足1%。未来六个月,金融、房地产、医疗等服务业的AI应用比例预计显著提升,其突破进度将决定需求天花板。目前“美股七姐妹”营收增速已升至14.5%,预计2026年一季度达17%,这一趋势类似1997年水平,但需警惕资本开支扩张下营收增长能否持续。
与2000年互联网泡沫相比,AI对经济的贡献更为扎实。2025年上半年美国实际GDP增长1.6%中,科技投资贡献0.9个百分点,接近私人消费的拉动作用;而从生产法看,科技产业贡献了约59%的增长,远高于互联网时期的20%-30%。
投资强度评估:规模仍处早期,融资结构健康
宏观层面,科技投资占GDP比重自2023年以来仅上升0.4个百分点至3.3%,不及互联网时期1个百分点增幅的一半。企业层面,“美股七姐妹”资本开支占营收比例从2023年末的9%升至2025年三季度的15.9%,低于1998年20%的高点,预期2026年将达19%。这一强度与1997-1998年相近,但当前企业更多依赖经营性现金流而非债务融资。Mag 7的负债权益比为81%,显著低于互联网头部公司124%的水平,且债权融资与资本开支关联度较低,表明融资风险可控。
资本市场表现:估值趋于理性,情绪尚未过热
一级市场风险投资规模2025年前三季度达2400亿美元,较2023年增长1.4倍,接近1999年水平,但未达2000年极端峰值。二级市场方面,“美股七姐妹”动态市盈率从高点33倍回落至28倍,与1998年11月水平相当,远低于互联网泡沫期60倍。尽管科技龙头市值占美股比重升至29%,但集中度提升是技术演进的自然结果。投资者情绪方面,AAII个人投资者净看多比例降至-5%,与2000年46%的亢奋状态差距明显,但融资杠杆水平创新高可能放大波动。
货币政策环境亦支持理性估值。美联储2025年重启降息,且通胀压力温和,CPI预计维持在3%左右,这一背景更接近1998年而非互联网泡沫后期的紧缩周期。
前景展望:波动中分化,长期价值犹存
综合需求、投资与市场定价三维度,当前AI发展阶段类似1996-1998年:需求端内生效益已兑现,外延突破待验证;投资强度接近1997-1998年,但融资结构更健康;一级市场热度近1999年,二级市场估值与政策环境类1998年。这意味着:1)高估值与高预期可能导致短期波动,突破需依赖技术应用实质性进展;2)AI提升生产率与拓展应用的趋势未变,长期投资价值仍在;3)市场将走向分化,能够整合技术优势与商业场景的企业更可能胜出,如谷歌获伯克希尔建仓即为例证。
对美股整体而言,信用周期修复与金融流动性扩张仍支撑基本面。预计2026年底标普500指数目标区间7600-7800点,对应13%-16%的涨幅空间。在AI浪潮中,理性区分产业进步与市场泡沫,将是把握机遇的关键。
配查查作为开放的资讯分享平台,本内容由DeepSeek润色后改写,与配查查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如若转载请标注文章来源:配查查。
热门专题
-
昨天2025年11月25日海南瑞泽为什么涨停?002596海南瑞泽首板涨停原因分析
-
昨天2025年11月25日诺德股份为什么涨停?600110诺德股份首板涨停原因分析
-
昨天2025年11月25日清水源为什么涨停?300437清水源首板涨停原因分析
-
昨天2025年11月25日天际股份为什么涨停?002759天际股份首板涨停原因分析
-
昨天2025年11月25日巨人网络为什么涨停?002558巨人网络首板涨停原因分析
-
昨天2025年11月25日锋龙股份为什么涨停?002931锋龙股份首板涨停原因分析
-
昨天2025年11月25日方大炭素为什么涨停?600516方大炭素首板涨停原因分析
-
昨天2025年11月25日华正新材为什么涨停?603186华正新材首板涨停原因分析
-
昨天2025年11月25日南网数字为什么涨停?301638南网数字首板涨停原因分析
-
昨天2025年11月25日中国武夷为什么涨停?000797中国武夷首板涨停原因分析
-
昨天2025年11月25日福建水泥为什么涨停?600802福建水泥首板涨停原因分析
-
昨天2025年11月25日襄阳轴承为什么涨停?000678襄阳轴承首板涨停原因分析
最近更新
热点关注
金木集团遭投诉,消费者要求退货、停止侵权并核责。
2024-08-14
2023年6月5日易倍策略平台实盘验证记录
2023-06-05
2023年6月12日易倍策略平台实盘验证记录
2023-06-12
2023年5月22日易倍策略平台实盘验证记录
2023-05-22
2022年12月26日嘉多网实盘验证记录
2023-01-01
2022年12月26日广升网实盘验证记录
2023-01-01
2022年7月22日正景网实盘验证记录
2023-01-01
2022年12月15日众和网实盘验证记录
2023-01-01

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