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查一下

A股与美股同步上涨还能持续多久?

时间:2025-07-08 12:16:28 标签: 16 0

>>>实盘10倍杠杆策略平台

近期中美股市同步创出阶段性新高,这一现象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回溯本轮行情演进,三大特征尤为显著:

政策响应差异下的节奏分化。A股自4月率先启动反弹,既体现国内政策传导效率,也反映资金配置偏好的转变。相较而言,美股呈现典型的"技术性回补"特征,科技巨头再度成为指数上涨的核心引擎。

结构驱动的双轨并行。中美市场各自依托核心资产实现突破:美股延续"科技主导"的传统路径,而A股则依靠金融等权重板块稳步推升估值中枢。这种分化凸显两地市场内在逻辑的本质差异。

美元周期的历史性转折。当前更值得关注的是美元指数可能进入长期弱势周期,这种货币环境的转变正在触发全球资产价值的系统性重估。

从宏观驱动逻辑解构,股市上涨动能可归为三维度:利率环境、风险偏好及盈利增长。前两者通过影响估值发挥作用——货币宽松预期压低贴现率,政策不确定性下降提振风险偏好;而盈利改善则通过现金流预期与估值乘数实现双轮驱动。对于新兴市场,美元走势更构成短期关键估值因子。

立足当下环境:企业盈利受制于关税滞后效应难现起色,而"特朗普交易"模式常态化压缩风险偏好弹性。这意味着政策预期与美元走向将成为估值扩张的核心变量。

历史经验显示,中美股市共振多始于事件冲击后的估值修复。近五年四次典型共振(2019年初、2020-2021年、2022年底、2023年至今)揭示共同规律:

2019年阶段:贸易摩擦缓和背景下,美联储政策转向引领全球宽松预期,国内政策托底与企业信心修复形成合力,科技与农业板块领涨。

2020-2021年阶段:疫情冲击后中美同步推出超常规刺激,伴随美元持续走弱,消费复苏主线驱动两市延续性最强。

2022-2023年阶段:防疫政策优化与美联储紧缩预期见顶形成共振,AI技术突破催生科技板块结构性行情。

展望后市演进,四个维度值得关注:

贸易摩擦影响边际递减。尽管关税政策仍存变数,但市场对"极限施压"模式适应性增强,唯有元首级外交互动可能引发显著波动。

基本面支撑短期受限。中国经济增长动能面临贸易壁垒制约,美国经济则陷入"滞胀"疑云,债务压力与联储独立性争议构成潜在风险点。

政策预期持续发酵。美联储降息预期虽受就业数据扰动,但金融条件持续宽松支撑市场信心;中国则受益于外部宽松环境创造的货币政策空间。

A股韧性优势显现。相较美股的"技术回补",A股本轮更具内生韧性:汇金等机构常态化运作形成托底机制,人工智能、国防军工等产业催化持续释放。叠加"十五五"科技攻坚的战略推进,产业政策有望打开新的上涨空间。

风险提示:宏观政策实施效果不及预期;全球经济形势超预期变化;国际贸易环境突发性恶化。

>>> 免费的在线股票AI分析系统

配查查作为开放的资讯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配查查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如若转载请标注文章来源:配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