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查一下

95后今晚领华通金融美股敲钟

时间:2025-07-08 06:33:13 标签: 4 0

>>>实盘10倍杠杆策略平台

好的,我已通读原文并理解核心内容。以下是根据我的理解重新创作的原创文章,保留了结构标签,并去除了任何导语或提示语:

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的钟声于7月7日夜晚响起,宣告总部位于香港的华通金融(股票代码:WTF.US)正式登陆资本市场。这场敲钟仪式,将这家公司及其年轻的掌舵者周凯再次推至聚光灯下。

时间回溯至三个月前,华通金融低调完成在美IPO挂牌,其首日股价惊人飙升近400%,独特的股票代码“WTF.US”也迅速吸引了市场目光。这位站在公司背后的95后创始人周凯,在刚满30岁不久后,便成为今年最年轻的带领公司上市的创始人。

三十而立,掌舵上市

在香港尖沙咀港威大厦的华通金融总部,维多利亚港的景致尽收眼底。初见周凯,其形象与传统创业者迥异:标志性的白色短发,搭配白色西装与墨绿色休闲T恤,显得格外醒目。

出生于温州,求学于深圳与加拿大的经历,常让外界为周凯贴上“富二代”标签。他坦然回应:“父辈确实提供了相对优渥的条件,这让我在创业路上拥有更多试错的底气。”多伦多大学毕业后,周凯回到深圳加入一家私募股权基金,正值国内互联网金融风起云涌之际。他专注于金融科技领域的项目挖掘与投资,与众多创业者深入交流,这段经历为他日后创业埋下了种子。

2018年,23岁的周凯决定离职创业。他在深圳组建团队,投身SaaS技术开发,定位为“卖铲子的人”,服务于当时野蛮生长的互联网金融公司。这是他创业生涯的起点。

同处深圳,周凯敏锐地观察到富途证券的崛起,其以互联网模式颠覆传统券商的路径令他深受震撼。“券商在当时我的认知里,代表着金融行业的天花板,”周凯坦言,“我一直寻求一个值得长期深耕的领域,综合评估后,券商成为我认定的理想赛道。”

然而,行业监管风向的骤变打断了原有的发展节奏。彼时,公司已完成团队更新和技术架构升级,投入了大量新资源。“刚要发力,却不得不另寻出路。”周凯回忆道。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券商云”业务应运而生。这起初多少带有应对沉没成本的无奈坚持,却意外为华通打开了一片新天地——从传统券商转型为“服务券商的券商”。

2023年,ChatGPT的浪潮席卷全球,华通也顺势将重心转向AI。周凯清晰地描绘了公司的目标:成为“服务AI的券商”。他笃信,二级市场的基金交易终将被AI交易替代。周凯表示,他当下的人生目标是“借助AI解放人类劳动”,而华通正是寻找和创造这类解放人类生产力的AI工具的角色。

今年成功登陆纳斯达克,无疑是周凯和华通金融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服务AI的券商:IPO背后的AI基因

4月1日,华通金融在纳斯达克首秀的惊艳表现——暴涨约400%,至今令人记忆犹新,也让这家公司正式闯入主流视野。

据其招股书披露,华通金融的核心业务由两家香港子公司支撑:华通证券国际有限公司(WSI)提供证券经纪服务,华通科技国际有限公司(WTI)提供金融科技服务。

财务数据显示,在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财年(2024财年),华通证券实现营收约1006万美元,较上一财年(2023财年)的574万美元大幅增长75.2%。净利润方面,2024财年为250万美元,2023财年为308万美元。

从收入构成看,公司营收主要来源于经纪佣金、利息收入、软件许可及支持服务、自营交易等。其中,经纪佣金收入成为最大增长引擎,从2023财年的约210万美元激增至2024财年的约820万美元,增幅高达295.6%,占总收入比重迅速跃升至60%以上。

这部分收入主要来自WSI的证券经纪业务,包括IPO股票认购、债券分销及相关服务佣金。招股书解释,2024财年收入的暴涨主要源于债券分销服务贡献了约580万美元佣金,以及WSI向客户交付永久授权的交易平台APP后,活跃客户数量激增。

这引出了其证券经纪业务的核心——券商云(Brokerage x SaaS)。该业务提供金融科技定制化解决方案,例如上述交易平台APP。截至2024年3月31日,已有超过2900个证券经纪客户在WSI开设交易账户,成为驱动公司收入增长的关键力量。

尤为重要的是,券商云平台已成为华通布局AI战略的核心载体。据悉,该平台已整合了量化基金的AI风控模型、配资服务、AI客服、AI风控以及AI投顾等功能,并正探索将生成式AI应用于证券业务更广泛的场景,如结算和人力资源管理等。这标志着华通AI业务探索的起点。

在招股书中,华通金融将自己定位为B2B金融科技服务商,使命是通过技术赋能并重塑证券经纪行业。而其未来最大的想象空间,无疑在于AI领域。

周凯坚信AI是人类发展的重大机遇:“AI足以颠覆当下90%的行业,涵盖金融、券商及我们所在的众多细分领域——其蕴含的价值远超公司现有业务。”目前,周凯与华通董事会正致力于将华通证券国际打造成全球性的“服务AI的券商”。其核心构想是允许AI实体开户,通过华通平台进行股票交易,并为AI提供融资进行杠杆交易。在此过程中,AI将利用海量交易数据和交互进行自我训练,最终替代人类交易员执行实时盯盘等任务。

“设想一下,如果AI能深刻理解你在交易中的风格、优缺点,并融入巴菲特、芒格等大师的理念,或许能训练出一个源于你但超越你的交易AI。”周凯直言,华通证券奠定了WTF的下限,而其上限必将由AI拓展,尽管这仍需监管层面的协同推进。

2023年,华通成立了人工智能实验室;2024年7月,公司推出了AI投资者关系官(AI-IRO)系统,利用合规数据库和市场信息提供智能化投资者关系管理。随着IPO完成,一幅以AI为驱动的崭新蓝图正徐徐展开。

中国资产重估:始于港股

华通的IPO历程,也折射出更深层次的宏观叙事背景。

“某种程度上,华通的成长也得益于港股的复苏。”周凯指出,自去年以来港股的回暖趋势,显著吸引了海外投资者,导致华通服务的海外券商客户数量大幅增加。“印象最深的是,连中亚的券商都主动找上门寻求合作,目标直指港股投资。”

随着中国科技公司在全球舞台上的表现日益亮眼,国内科技上市公司开始受到海外资金追捧。“而港股,是海外资金参与中国科技公司最主要,甚至唯一的通道。”

这印证了当前市场的一个普遍观点:2025年可能成为中国资产价值重估的元年,而这场重估的起点,正是港股市场。

过去半年,港股市场呈现爆发态势。年初蜜雪冰城IPO创下超额认购5258倍的历史纪录,成为新一代“冻资王”,随后老铺黄金、泡泡玛特等公司股价表现亮眼。期间,港股迎来宁德时代、恒瑞医药、海天味业等巨头的重磅IPO,合计募资高达718亿港元。今年6月,港交所甚至上演了一天之内三家公司同时敲钟的盛况。据统计,目前排队等待登陆港交所的企业超过200家,上半年44宗新股发行共募集资金1071亿港元,募资额较去年同期暴涨701%,相当于纳斯达克与纽交所募资总额的1.5倍。

对香港券商而言,这无疑是难得的黄金发展期。

亲历过港股市场此前的冷清,周凯感慨道:“打个比方,我们的角色是帮助海外投资人架设通往港股市场的桥梁。但能建多少桥,关键不在施工队规模,而在于目的地有多大的吸引力。”

他分享了几个令人振奋的市场观察:港股打新热度持续高涨,单只新股融资额动辄数千亿港元;港股市场整体交易量急剧放大,不少个股日成交额达到数十亿级别;新股发行数量亦远超去年同期。

“这些不只是冰冷的数字,更是我们从业者每天最切身的感受。”从华通的券商云业务看,开户交易港股的需求正显著增多,世界各地的券商对香港市场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浓厚兴趣。

这正是中国资产价值被重估的最真实写照。正如景林资产在其客户沟通信中所指出的:香港成为上半年全球IPO融资额第一的股票市场,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信号。它标志着国际资本正在放弃此前对中国资产的偏见,重新回归香港这一国际金融中心,视其为投资中国的桥头堡。

或许,我们正在见证一段重要的历史进程。

>>> 免费的在线股票AI分析系统

配查查作为开放的资讯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配查查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如若转载请标注文章来源:配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