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查一下

国金宏观:十年首启城市工作会议深意何在

时间:2025-07-16 18:27:51 标签: 11 0

>>>实盘10倍杠杆策略平台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全新阶段。此次会议不仅是对三中全会深化改革部署的具体落实,更意味着依赖外延扩张与土地财政的传统城镇化模式迎来根本性转变,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确立了明确方向。

会议明确以“城市更新”为核心抓手,提出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的总体目标。相较于政府工作报告中“宜居、韧性、智慧”的表述,此次新增“创新、美丽、文明”三大维度,并着重强调了城市发展的人民属性。

一、战略转型:从规模扩张到内涵提升

时隔十年再度召开高规格城市工作会议,其核心深意在于推动城镇化向“以人为本”的本质回归。会议部署的七项重点任务中,“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居于首位,要求通过发展组团式、网络化的城市群和都市圈,分类推进县域城镇化,持续深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这一系列举措共同指向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释放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潜力,为经济向消费驱动转型提供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传统意义上的“城中村改造”在此次会议中被定位为“稳步推进”,其政策优先级已让位于更深层次的系统性改革。国务院《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列为首要任务,并配套户籍制度改革与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创新。同时,《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已将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补短板纳入城市更新范畴,凸显政策重心转移。

在人口总量趋缓的背景下,城镇化已进入存量竞争时代。会议提出的“组团式、网络化”发展路径,旨在避免人口过度向单核城市聚集,转而培育多中心的城市群落。这需要依托交通网络联通、产业合理布局以及公共服务均等化,特别是通过提升次中心城市的教育医疗资源供给,实现都市圈内部协同发展,最终形成大中小城市有机共生的空间格局。

二、核心突破: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创新

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与均等化水平,构成此次城市工作的核心着力点。会议明确要求“牢牢兜住民生底线”,并通过城市更新推动服务资源优化配置。政策层面正在构建改革框架:建立转移支付、用地指标等资源与人口市民化进程的联动机制,并落实《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提出的“常住地供给”原则,推动人口流入地制定“一城一策”实施方案。

破除户籍与公共服务的捆绑具有重大意义。当前约1.32亿城镇常住农民工在医疗、养老、子女教育等领域仍面临制度性障碍,这不仅抑制其消费与购房意愿,也阻碍家庭整体迁移。若以人均5万元公共服务成本静态估算,实现这部分群体完全市民化需投入约6-7万亿元,凸显基础设施与服务体系建设的紧迫性。

三、增量空间:城市更新的多维拓展

除公共服务补短板外,会议还开辟了城市更新的新维度:

创新城市建设成为新焦点。“发展新质生产力”与“改革开放增强动能”的双轮驱动,要求超大特大城市强化全球资源配置、科技创新策源与高端产业引领功能,有序疏解非核心产业,通过空间重组提升其在双循环中的枢纽地位。

韧性安全基础亟待夯实。会议明确将推进城市“生命线”工程改造,涵盖燃气、供水、排水、供热等老旧管网更新。据测算,未来五年相关改造规模近60万公里,总投资需求约4万亿元。2024年中央已通过特别国债安排超2900亿元支持该领域,成为当前城市更新的重要投资增量。同步强化建筑安全管控,严格限制超高层建设,构建全域安防体系。

此次会议通过目标升级与路径重构,为我国城市发展注入了系统性变革动能。从规模驱动转向品质提升,从单点改造转向全域更新,其核心始终围绕“人民城市”的价值主轴展开。在体制机制创新与有效投资驱动的双重保障下,中国城镇化正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 免费的在线股票AI分析系统

配查查作为开放的资讯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配查查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如若转载请标注文章来源:配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