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查一下

麦济生物赴港上市:两年亏4.3亿 对赌风险存

时间:2025-07-29 12:13:33 标签: 13 0

>>>实盘10倍股票加杠杆平台

生物医药企业麦济生物近期更新港交所上市动态引发市场关注。作为尚未有产品上市的临床阶段公司,其估值在数轮融资中快速攀升至26.4亿元,但持续的研发投入使其面临显著资金压力。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创始人张成海及其核心团队与上市公司三生国健存在深厚渊源,双方还曾因“抗人白细胞介素-4受体α单克隆抗体”的专利申请权对簿公堂。

产品管线与财务现状

麦济生物专注于过敏性与自身免疫疾病领域创新生物制剂开发,目前拥有八款临床阶段候选产品。核心产品MG-K10作为长效抗IL-4Rα抗体,正针对特应性皮炎及哮喘等适应症推进注册临床试验。由于尚无商业化产品,公司财务持续承压:2023至2024年累计亏损超4.3亿元,2025年一季度单季亏损达2700万元。截至今年3月末,公司现金储备仅余7079万元,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为负。

估值跃升背后的对赌压力

自2016年成立以来,公司历经多轮融资,估值从天使轮5800万元跃升至近期26.4亿元。融资协议中暗含对赌条款——若未能在2025年底前完成合格上市或并购,投资者可要求实控人张成海以12%年息回购股份。虽该条款因赴港递表暂时中止,但协议约定若2026年底前未能上市,赎回权将于2027年自动恢复。双重压力下,赴港上市成为破解资金困局的关键路径。

创始团队的技术渊源与纠纷

创始人张成海曾担任三生国健研究所副所长,核心研发副总裁朱玲巧亦出自该公司。这段渊源却衍生出知识产权争议:2018年三生国健起诉麦济生物及其相关人员,最终法院判决争议抗体专利申请权归属三生国健所有。目前张成海通过直接持股及一致行动协议掌控公司42.65%表决权,其技术背景与诉讼经历构成企业发展的特殊注脚。

激烈赛道中的突围挑战

麦济生物核心产品所处的IL-4Rα靶点赛道已呈红海态势,国际巨头与本土药企竞相布局。此次IPO募资拟主要用于推进MG-K10等核心产品的临床试验,以及早期管线开发。分析人士指出,港交所18A章为生物科技企业提供了重要融资通道,但企业最终价值仍取决于产品上市进度及商业化能力。在专利诉讼阴影与白热化竞争环境下,麦济生物的资本故事仍需临床数据支撑。

>>> 免费的在线股票AI分析系统

配查查作为开放的资讯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配查查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如若转载请标注文章来源:配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