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查一下

逾700亿元资金抄底A股市场

时间:2025-11-25 13:05:29 标签: 3 0

>>>实盘10倍股票加杠杆平台

在11月17日至21日这一周,A股市场经历了显著下滑,上证指数全周下跌超过3%,而创业板指数的跌幅更是超过6%,创下了数月以来的最大单周跌幅。

然而,在市场整体回调的背景下,大量资金却通过ETF渠道逆势入场,展现出独特的投资策略。

根据Wind数据统计,上周股票型ETF和跨境型ETF合计净流入资金达到701.21亿元,其中宽基指数ETF吸引了359.31亿元的净流入,成为资金涌入的核心领域。

行业专家分析认为,当前市场的基本趋势并未改变,资金回流ETF表明许多投资者正利用调整时机进行低位布局。

截至11月24日收盘,A股市场已显现企稳信号,三大指数小幅上扬,超过4200只个股实现上涨,近80只个股涨停,显示出市场在深度调整后正逐步寻求新的平衡。

700亿ETF资金入场布局

上周A股市场面临严峻挑战,三大宽基指数均出现大幅下跌,上证指数周跌幅为3.90%,深证成指下跌5.13%,而创业板指跌幅高达6.15%。

这次调整创下了自4月7日以来的最大单周跌幅,市场情绪一度趋于谨慎。

与市场担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ETF资金呈现“越跌越买”的特征,股票型ETF净流入494.70亿元,跨境型ETF净流入206.51亿元,合计701.21亿元的资金入场。

从资金结构来看,宽基指数ETF占据主导地位,净流入359.31亿元,主题指数ETF也获得114.82亿元的净流入。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指出,“近期市场的调整属于正常波动,整体趋势并未逆转,资金通过ETF抄底反映出长期配置的信心。”

在具体宽基指数中,中证500ETF、科创50ETF和创业板指ETF最受青睐,分别净流入64.29亿元、56.99亿元和55.33亿元,中证1000ETF也获得48.04亿元的净流入。

格上基金研究员托合江强调,宽基ETF如沪深300和中证500具备流动性优势,适合作为基础配置工具,资金“越跌越买”更多体现了长期投资需求,而非短期投机。

托合江进一步分析,本轮市场回调主要源于前期涨幅过大的科技成长板块,如AI和机器人领域,面临估值消化压力,同时叠加美联储降息预期减弱和年底资金紧张等因素。

“高切低”成为市场新动向

在市场调整过程中,资金流向显示出明显的“高切低”特征,即从高估值板块转向低估值领域。

一家大型基金公司人士表示,“近20日来,主力资金从电子、电力设备、计算机和通信等高估值行业流出,转而流入银行等板块,反映出资金对安全边际的追求。”

该人士补充道,石油石化、传媒和消费等前期滞涨板块近期表现较好,因其估值较低而受到市场关注。

杨德龙认为,“前期的回调主要源于科技股获利回吐压力,但市场整体趋势未变,资金转向更均衡的配置。”

在行业主题ETF方面,科技股依然受宠,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南方净流入13.96亿元,机器人ETF获13.46亿元净流入,医疗ETF、券商ETF和通信ETF分别流入9.11亿元、8.08亿元和7.12亿元。

资金流出方面,近一周有20只行业主题ETF净流出超过1亿元,其中银行ETF、化工ETF和煤炭ETF分别流出13.56亿元、9.64亿元和9.26亿元。

托合江指出,通过ETF抄底的资金偏好科技成长或低估值板块,但总体来看,“高切低”思路正成为市场共识。

随着市场风格再平衡,投资者策略也在调整。

托合江建议,“年底市场风格转向均衡,资金从高估值板块流向滞涨的低估值领域,可关注高股息优质资产和基本面改善的消费板块。”

一位基金业内人士同样认为,在年底行情中,估值较低的价值类资产可能继续占优,因资金面临收益兑现压力。

杨德龙预测,“进入12月,市场可能迎来反弹机会,部分资金会提前布局2026年行情,利用调整期进行低位买入。”

对于普通投资者,在当前环境下该如何应对?

杨德龙建议,“在沪指冲击4000点后,板块轮动将加快,投资者宜采取均衡策略,关注涨幅较小的中低估值个股,而非过度集中于科技板块。”

展望未来,托合江表示,短期市场可能因资金面压力继续震荡,但国内产业升级趋势将催生更多投资机会,建议重点关注AI、芯片、机器人和创新药等科技成长方向,以及高股息核心资产。

>>> 免费的在线股票AI分析系统

配查查作为开放的资讯分享平台,本内容由DeepSeek润色后改写,与配查查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如若转载请标注文章来源:配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