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查一下

A股创年内新高机构喊牛市新起点 上攻能否持续?

时间:2025-07-23 12:13:11 标签: 41 0

>>>实盘10倍股票加杠杆平台

2025年7月22日,A股三大指数同步攀升,盘中均刷新年度纪录。沪指收于3581.86点,单日涨幅0.62%,距离2024年10月的历史高位仅一步之遥。市场交投持续火热,当日成交额达1.93万亿元,较前日1.73万亿水平再度放量。

年内市场在政策、产业、资金三重因素驱动下保持高度活跃。Wind统计显示,年初至今仅三个交易日成交额低于万亿关口,7月以来日均成交稳定在1.2万亿元上方。7月21日市场更以1.7万亿成交创出阶段峰值。

被视为市场重要风向标的两融规模同步扩张,截至7月21日余额达1.92万亿元,创三个月新高,占A股流通市值比重升至2.25%。值得注意的是,该数据已实现连续十二个交易日增长。

市场乐观情绪蔓延背景下,多家机构发出牛市启动预判。前海开源基金预计指数有望突破2024年10月3700点高位,星石投资则强调基本面内生动能增强或催生新周期。不过亦有观点指出,历史经验表明3500点并非全面牛市启动标志,叠加全球经济承压、美联储政策转向及地缘风险等扰动因素,市场仍需保持理性。

沪指平台巩固

“3500点平台有效巩固,标志着市场步入关键信心修复阶段。”酷望投资总经理杨如意指出。2025年前七月,在宏观政策持续发力背景下,DeepSeek、人形机器人等科技突破引发资产重估,创新药、金融板块同步走强。尽管4月受外部关税政策冲击市场短暂调整,但5月起上证指数稳步回升并迅速收复失地。

7月指数开门红进一步激活市场热情。杨如意分析本轮行情动力主要来自三方面:政策面持续释放改革深化、扩大内需、城市更新等利好;经济数据超预期修复,社融放量、制造业PMI重返扩张区间;中报季业绩改善预期推动CPO、稀土、券商等板块轮动表现,叠加险资配置需求,共同形成结构性行情推力。

最新金融数据印证宏观流动性充裕态势: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24万亿,社会融资规模达4.2万亿,双双超越预期。货币供应量同步提升,M1、M2同比增速分别升至4.6%和8.3%。二季度GDP同比增长5.2%,工业增加值6月单月增幅6.8%,消费与投资数据均呈现稳步复苏。

“当前资金交投情绪积极,叠加政策预期支撑,市场多头力量依然占优。”星石投资总经理汪晟表示。随着风险偏好提升,科技板块在产业政策催化下表现突出,部分传统板块也在政策预期中有所表现。

结构分化凸显

盘面呈现显著分化特征:受益中央预算与专项债倾斜,水利水电基建板块强势领涨,相关指数近20日涨幅超20%。稀土、创新药板块热度延续,对应指数同期分别上涨30.78%、20.59%和19.22%。与之对比,银行、券商及油气板块集体回调,半导体、跨境支付等概念出现震荡。

资金流向监测显示,近20个交易日电子、计算机、电力设备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均超200亿元。7月以来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出287.27亿元。玄甲金融CEO林佳义提示,当前市场情绪部分源于“水牛效应”,对估值超过15倍PE且增速不匹配的企业需保持警惕。

杨如意强调:“现阶段仍属存量博弈下的结构性反弹,上行空间取决于增量资金持续性。部分热门板块估值已有所抬升,需防范短期震荡风险,尤其前期涨幅较大品种存在获利回吐压力。”

行情持续性研判

对于后市走向,市场观点呈现分歧。林佳义提示需关注平准基金动态减持、地产下行压力、通缩风险及贸易摩擦升级等隐患。但积极观点认为结构性机会仍将延续。

杨如意预判下半年将呈现“震荡孕育结构机会”格局:“稳增长政策落地、财政发力与企业盈利回升将形成基本面支撑,指数有望试探前高。但需注意防范过热调整,建议采取科技与红利板块均衡配置策略。”

汪晟则指出:“产业政策利好仍是结构性机会的核心驱动力,市场或维持板块轮动态势。当前海外风险已充分定价,国内政策发力与经济超预期表现正形成积极质变。决策层推动物价回归合理水平的政策导向,有望持续改善市场预期。”

中长期视角下,汪晟更明确表示:“当前或处新周期起点。随着政策持续显效激发经济内生动能,基本面驱动的上涨将更具持续性和扎实基础。”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 免费的在线股票AI分析系统

配查查作为开放的资讯分享平台,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配查查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如若转载请标注文章来源:配查查。